LIFT模型——產品如何提升轉換率?
產品如何去提升轉換率,試試用LIFT模型去分析一下~
LIFT模型原理:
基于數據認識的基礎,在營銷信息中找出問題,設計有關解決這些問題的假設,提高產品效益,得出改進問題的結果,提升轉換率。
影響 LIFT模型六個因素:
- 載體:價值主張
- 推動因素:相關性 、清晰度、緊迫性
- 阻礙因素:焦慮性、注意力分散
方法1:強化價值主張
什么是價值主張?
- 是產品轉換率潛力的載體,是客戶購買的理由;
- 是產品和服務最重要的屬性,是從客戶的角度來看產品的匹配點和差異點。
感知的好處大于采取行動的成本,你的潛在客戶是有動力的!
2. 如何優(yōu)化價值主張
(1)優(yōu)化”認知“——理解是購買的前提
當你在傳達你產品性能特點和好處時,不要忘記過濾率這些影響認知的因素:
- 顏色理解;
- 文字引申含義;
- 文化差異;
- 期望頁面的內容;
- 看到與自己無關的信息時,內心的感受和情緒;
- 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
- 以前公司的過往;
- 類似產品的體驗和服務;
- 質量、金錢和價值等方面的理念。
(2)優(yōu)化”有形的性能 和 無形的情感“——為購買找個理由
能夠滿足客戶表達的需求,證明他們感性的決定到購買的決定是正確的。所以你需要獎勵來增強你有形的性能,以及一些手段增強潛在客戶對你無形好處的感覺。
有形的性能及好處(證明感性的決定是正確的):
- 產品或服務的性能;
- 獎勵和提供物。
無形的情感及好處(證明購買的決定是正確的):
信譽度:
- 專業(yè)評審、媒體評論、獎項、思想領導力、案例研究
- 專業(yè)素質(廣告文字來自前后一致和無差別的錯)
社會認同感:
- 推薦證言、客戶公司商標、社交媒體、客戶評分和評論;
- 客戶人數(社會價值證明)、名人代言。
(3)優(yōu)化”成本“——客戶價位心理
潛在的客戶最容易算出你產品或服務的直接成本,除了公司的標準定價策略和方法外,還要考慮強大的價位心理學,如:
- 數字聲音心理特征(在英語在1和2印象不夠深刻,所以從尾數字1或2改成3、6、7、8);
- 錨定效應(先展示價格次序,給予用戶心理準備。任意較大數字放在最前)等。除了這些,還要考慮“關聯(lián)成本”和“速遞成本”。
3. 小結
- 影響價值主張的四個因素:認知、有形的性能、無形的情感、用戶心理價位。
- 優(yōu)化的目的:降低用戶心理認知障礙,提升用戶的行動力!
方法2:放大相關性
1. 什么是相關性
你所創(chuàng)造的有利的刺激信息留下“氣味路徑”決定了你能否抓住和保持潛在用戶從興趣到購買的注意力。
2. 如何優(yōu)化相關性
為用戶標識他們所有需要的信息和產品,并且內容專注與價值主張最相關的聲明上。加強頁面和潛在客戶的期望及需求之間的匹配度和一致度。
(2)優(yōu)化營銷漏斗相關性
保持頁面和潛在客戶認為他們看到落地頁的相關性,你潛在客戶漏斗所接觸的點有:
- 對原先的品牌的解決方案的認知度;
- 廣告、郵件、社交媒體或其他推薦來源做的推薦行為;
- 你的落地頁面;
- 對公司、產品、服務的探索;
- 郵件、電話、在線表格、實際交易、渠道伙伴或者其他回復渠道完成的轉化的交易;
- 銷售人員(產生銷售線索的人);
- 售后體驗。
(2)優(yōu)化來源媒體相關性
當你的廣告或者網站的訪客從某個地方來的時候,要考慮訪客來源的媒介。轉化下一步依然保持相關路徑,強調獨特的優(yōu)勢,而不是過分使用通用的益處(如:保證滿意,省錢省力)。所以需要考慮媒體來源和創(chuàng)建落地頁面來源的相關性。
(3)優(yōu)化目標受眾相關性
先做的事情——細分目標受眾群里
- 數據庫細分:了解平均客單價,測試他們承受范圍內的組合優(yōu)惠;
- 廣告來源細分:區(qū)分訪客到網上來是付費搜索關鍵詞還是廣告,從而判斷他們興趣點和處在購買周期階段,給予適合優(yōu)惠;
- 媒體來源細分:社交媒體訪客更加娛樂導向或者早期的用戶召喚行為,搜索落地頁更加指導性的,郵件落地頁是非常專注的;
- 落地頁面細分:提供適合經過市場細分的內容和優(yōu)惠鏈接。
受眾細分優(yōu)勢:你了解的越多,信息相關性就越好。。
受眾細分劣勢:市場細分增加維護成本,降低相關性,增加決策的復雜度。
需要確定的事情——是否要市場細分
市場細分領域是否要有獨特的需求以及獨特的市場消息,因為市場細分增加了你的消息細分的時間和復雜度。如果確定并值得市場細分,那么你需要考慮下面事情。
考慮的事情——維護成本、標記風險和決策復雜度
- 維護成本:如果你有三個產品,需要維護三個不同頁面,每個都市場細分為三個客戶群體,那么需要維護九個獨特的頁面。你可以測試下每個市場細分是否能夠提升轉換率,增加維護成本是否有價值。
- 標記風險:給受眾群體不小心標錯了標簽,會降低相關性,所以需要測試那些標簽是否適合用在受眾身上的。盡可能做受眾來源標記目標定向。
- 決策復制度:每增加一個市場細分的決定,就有可能使用戶困惑,也可能會考慮自己是否被迫選擇一條與其他人不同的路徑,從而打開另一個路徑來看是否有更好的優(yōu)惠條件。
在做的事情——用戶召喚行為劃分
- 立即購買型客戶:落地頁和標題應該與廣告相匹配;
- 需要更多信息決策型客戶:提供有幫助的信息,把產品定位成解決客戶需求一個的方案;
- 尋找報價,對比價格型客戶。
最后在做的事情——腔調相關性
(4)優(yōu)化導航相關性
由于每個用戶習慣查找產品的方式不同,用戶常用查找產品方式有:類目瀏覽查找、搜索查找、在文字鏈接查找產品名字或者描述、圖片和標簽查找、特價和優(yōu)惠查找等方式。所以在細分目標受眾之后,分析網站數據,測試用的假設,在以多種不同的組合頁面拿來做測試(當然也可混合版本,包含特價和優(yōu)惠,在加上按領域瀏覽的鏈接),進行測試,得出結果。
(5)優(yōu)化競爭相關性
競爭對手的價值主張和市場消息會直接影響你的轉換率,所以將自己創(chuàng)意與競爭對手相比較。
3. 小結
- 影響相關性的五個因素:營銷漏斗相關性、來源媒體相關性、目標受眾相關性、導航相關性、競爭相關性。
- 優(yōu)化的目的:保持潛在用戶從興趣到購買的注意力。
方法3:提升清晰度
1. 什么是清晰度?
高清晰的溝通是可以理解的、連貫的和準確的,可以清楚并快速傳達你價值主張和用戶召喚行為,讓受眾花在理解上時間最少化。
2. 如何優(yōu)化清晰度
加強頁面組織和內容組織關聯(lián)性和視覺流向,提升內容的吸引力。
(1)優(yōu)化信息層級
(2)優(yōu)化視覺流向
視覺流向
- 位置:圖片、圖案、文字排放位置,因為它改變了視覺的流向和內容的重點。
- 元素:視覺元素應用同樣會引導和抑制視覺流向(如:形狀、線條和圖案)。
圖片:
應該傳遞和支持你的價值主張,勿要用裝飾圖片。統(tǒng)一尺寸和對齊避免分散訪客注意力。
色彩:
- 對比:強調有選擇重要的元素,而弱化次要內容。
- 含義:不同背景文化有不同色彩的含義。
- 一致:如:網站的鏈接藍色。
(3)優(yōu)化文案
給客戶提供一個可以“解決問題方法的產品”,文案的基調和價值主張是基于客戶的需求。
(4)優(yōu)化CTA
CTA按鍵可見度要高,它比設計和色彩更加重要。需要考慮,按鍵的大小、顏色、位置。
3. 小結
影響清晰度的四個因素:信息層級清晰化、設計清晰化、文案清晰化、用戶召喚行為清晰化
優(yōu)化的目的:視覺流向、文案龔寫和CTA是保證頁面清晰度的重要方向。
方法4:降低焦慮感
1. 什么是焦慮感
感知環(huán)境中的危險,然后判斷是否能夠安全的前進。
2. 如何優(yōu)化焦慮感
將焦慮感來源最小化,把焦慮感轉化成優(yōu)勢來刺激用戶行為。
(1)優(yōu)化隱私焦慮感
在優(yōu)化隱私焦慮感需要注意以下原則:
- 幫助文字提醒(僅展示該列的字段,而不是把所有的都顯示出來)
- 多選擇少填寫
- 給填寫一個理由
- 默認選擇
- 任務中勿要有其他不相關鏈接
- 保持行動按鍵在一屏內
- 少一些指令式
- 填寫任務步驟可多頁面展示
- 安全提醒
(2)優(yōu)化可用性焦慮感——讓用戶學習你的網站有多容易
(3)優(yōu)化完成性焦慮感——需要給潛在的客戶信息作為滿足他們的需求擔保
(4)優(yōu)化努力度焦慮感——將復雜的需求看起來更容易完成
(5)把焦慮轉化成你優(yōu)勢
人們在避免損失的驅動力要比追逐利益點驅動力強大很多。
讓人覺著這件東西對他來說變成更有價值,也就是“稟賦效應”
3. 總結
降低焦慮感的四個方向:隱私焦慮感、可用性焦慮感、完成性焦慮感、努力度焦慮感。
優(yōu)化的目的:降低用戶焦慮感,刺激用戶行為。
方法5:降低注意力分散
1. 什么是注意力分散
用戶的注意力 從主要的價值主張信息和CTA引開的元素。
2. 如何優(yōu)化注意力分散
提升用戶第一印象階段和消息階段:
- 第一印象階段:訪客快速判斷頁面是否吸引人,文案是否適量,界面是否友好。
- 消息階段:用戶尋找來理解頁面組織方式,以及最重要的信息放置方式。
(1)優(yōu)化第一印象注意力分散
首屏頁面排列和內容是最重要的,頁面的這部分要為頁面的第一印象負責。
所以應當把自己放到潛在客戶的角度來看問題,檢查背景紋理、不對稱設計和復雜圖形處理是否得當。
(2)優(yōu)化消息注意力分散
當面臨太多選擇的時候,人們因為無法選擇而放棄。第一印象后,消息的質量和交互尤為重要。
所以這個時候需要你檢查信息是否過多、是否有不相關的內容或其他圖片引起注意力分散問題。
3. 小結
- 影響注意力分散的二個因素:第一印象注意力分散、消息注意力分散;
- 優(yōu)化的目的:把最重要的一件事牢牢印在潛在客戶的腦海里。
方法6:制造緊迫性
1. 什么是緊迫性
緊迫性是和決定周期的長短相關的,緊迫性取決潛在客戶下決定要有多塊?
2. 如何優(yōu)化緊迫性
- 內部的驅動力+外部的影響=緊迫性;
- 要給CTA,立刻執(zhí)行的感覺和原因。
(1)優(yōu)化內在緊迫性
基于你潛在客戶的已有需求和欲望前提下,你要給予感染力的外表和購買的一個理由。
制造內在緊迫感=感染力外表+理性的論據支持
感染力的外表,如:買滋滋聲,不賣牛排,或者多人排隊購買。
理性化:購買是感性的,給購買一個理由是理性的。運動器械,不要放棄青春活力。
(2)優(yōu)化外在緊迫性
向潛在的客戶展示優(yōu)惠,營造出產品或者服務功能好處之外的需求和欲望,如:限時優(yōu)惠、突出購買等。
3. 小結
- 影響緊迫性的二個因素:內在緊迫性、外在緊迫性。
- 優(yōu)化的目的:利用害怕失去的感覺,減少用戶決定周期的長度。
LIFT模型總結
本文由 @穎脫而出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對于最后一塊緊迫性的介紹,個人有些看法:文中所提到的 感染力外表+理性的論據支持,感覺跟緊迫性的關聯(lián)較弱,反而像是價值主張的內容,因此我的個人建議是,內在緊迫性應該是指來自產品/商家側的操作,例如限時優(yōu)惠等;而外在緊迫性應該是來自消費者側的氛圍,例如限量、剩余多少件、多少人正在排隊搶購等。純屬個人看法,歡迎交流討論哈~
更多好文,請關注 i.ui.cn/ucenter/1027623.html?t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