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詳述
設計一款產品的初衷可能有很多種,「某個人的個人喜好,設計一款自己喜愛的產品」、「一個技術團隊利用最前沿技術的科學發(fā)明」、「一個企業(yè)需要詮釋自己品牌與形象的產品」、「完全是領導層個人想法和意見的產品」,這其中各有優(yōu)缺點,而今天我想談的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
用戶體驗綜述
創(chuàng)建吸引人的、高效的用戶體驗的方法稱為「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即在開發(fā)產品的每一個步驟中,都要把用戶列入考慮范圍。
- 概念:「產品如何與外界發(fā)生聯系并發(fā)揮作用」,也就是使用者如何接觸并使用它。
- 目的:提高效率。任何在用戶體驗上所做的努力,都是為了「幫助人們工作得更快」和「減少他們犯錯的幾率」
- 產品分類:功能型的的平臺類產品,關注的是任務,所有操作都被納入一個過程,去思考人們如何完成這個過程。信息型的媒介類產品,關注的是信息,產品應該提供哪些信息,這些信息對用戶的意義是什么。
- 用戶體驗要素:產品所有涉及用戶使用的部分分為五類(JJG理論),戰(zhàn)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通過以下示例可以很容易理解。
以某習慣養(yǎng)成類APP示例:
- 戰(zhàn)略層:創(chuàng)建一款習慣類手機APP,使人們通過APP達到習慣養(yǎng)成的目的。
- 范圍層:打卡為最基本最核心功能,為了增強用戶互動增加社交功能,包括登錄、分享、社區(qū)等。需要統(tǒng)計功能便于用戶查看習慣養(yǎng)成信息。
- 結構層:APP的交互設計,分為4個主要模塊「簽到」、「發(fā)現」、「我的」、「更多」,「簽到」模塊可以編輯習慣、添加習慣、完成習慣等。
- 框架層:每個APP頁面的界面設計,例如「簽到」界面,左上角為「編輯」入口,右上角為「添加習慣」入口,界面絕大部分為習慣文字列表展示,可以完成習慣。
- 表現層:左上角為藍色「編輯」按鈕,右上角為藍色的「添加習慣」按鈕。中部為文字的習慣列表,可以左右滑動。
五個層面
戰(zhàn)略層
在所有講述產品相關的理論書籍中,最開始的一部分一定是企業(yè)戰(zhàn)略。沒錯,一個企業(yè)設計的一款產品,是一定要符合企業(yè)戰(zhàn)略的,不管是開拓新市場、模仿競爭對手產品、吸引低端市場、增強企業(yè)形象,產品的最初設計目標都是要符合企業(yè)戰(zhàn)略。
- 為什么要依據戰(zhàn)略?只有依照戰(zhàn)略,我們才能知道「我們通過產品能得到什么」,「用戶通過產品能得到什么」,產品的設計方向不會偏差。
- 戰(zhàn)略目標:所有的戰(zhàn)略目標無外乎兩個,替公司賺錢、替公司省錢。企業(yè)都是逐利的,利潤才是王道,而做的那些贊助、公益、宣傳,也不過是增強企業(yè)形象,讓人們更多地去購買他們的產品。
- 用戶需求分析:通過用戶需求分析,我們才能知道用戶想要什么樣的產品。方法有很多,例如「人口統(tǒng)計學」、建立「消費心態(tài)檔案」、「問卷調查」、「用戶訪談」、「焦點小組」等,然后創(chuàng)建「用戶人群畫像」,這種書籍非常之多,這里不再詳述。
- 戰(zhàn)略文檔:一份戰(zhàn)略文檔是必須,在產品開發(fā)階段,戰(zhàn)略文檔可以幫助所有的參與者在他們工作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范圍層
范圍確定了具體需求,即你設計的產品都包括哪些功能,要帶給用戶什么。范圍確定的依據是符合戰(zhàn)略的商業(yè)需求文檔。
- 功能規(guī)格:功能型產品中,項目初期描述系統(tǒng)應該做什么,項目末期描述系統(tǒng)真正完成了什么。
- 內容需求:信息型產品中,內容需求通常通過一個內容管理系統(tǒng)來進行管理。
- 定義需求:在獲取用戶需求時,我們要仔細分辨用戶所描述的是否就是他們真正需要的,以下將用戶需求分為三種情況
人們講述他們想要的:在app的登錄界面,選擇第三方登錄時沒有微信,但是使用者只希望用微信登錄。
人們說出來的、所期望的不是他們想要的:每次習慣完成時忘記打開APP完成習慣。其實是APP沒有在系統(tǒng)通知欄或桌面添加小工具的功能,如果增加可視化工具,會解決此類大部分問題(僅針對安卓)。
人們不知道他們是否需要:當定制某個習慣例如健身后,會定期推送健身相關教程文章等,使用者能更好地完成這個習慣。
結構層
產品結構與產品經理設計的功能流程圖類似,主要描述的是產品的交互設計和信息架構。在設計產品時,要充分考慮到可能的所有用戶行為然后系統(tǒng)對之做出相應的相應。在設計每個環(huán)節(jié)時,我們都要考慮到用戶是否認為每一步都是合理的,即使到達某個頁面需要5步,只要每個步驟自然延續(xù)了上一個步驟中的任務,也比只有1步的突然跳轉更加合理。
- 結構方法:結構的基本單元是節(jié)點,它可以小到一個數字,或者大到一個功能模塊,我們在信息架構中需要處理的是節(jié)點,而不是頁面、文檔或組件。
層級結構
又稱「樹狀結構」或「中心輻射結構」——節(jié)點與其它相關節(jié)點之間存在父級/子級的關系。每一個節(jié)點有且僅有一個父節(jié)點。
矩陣結構
允許用戶在節(jié)點與節(jié)點之間沿著兩個或更多的”維度”移動。能夠幫助帶著不同需求的用戶在相同內容中尋求各自想要的東西。例如在汽車之家中,我們可以通過品牌搜索汽車,也可以通過車型、價格等搜索。
自然結構
不遵循任何一致的模式。適合對于一些想要鼓勵用戶自由探索感覺的產品。
線性結構
連貫的語言流程。例如你目前閱讀的文章,觀看的視頻等。
- 組織原則:在最高層級使用的組織原則應該緊密地與「產品目標」和「用戶需求」相關。在結構中較低的層級,主要依據內容與功能需求。
框架層
框架層是通過什么樣的功能和形式來表現,通俗一點就是我們產品設計時的線框圖,或者說是界面設計??蚣軐犹峁┙o用戶做某些事的能力,例如登錄、退出。
- 設計原則:選擇正確的界面元素,讓用戶一眼就看到「最重要的東西」。例如在「微習慣」中,當用戶打開app,絕大部分內容是自己設定的習慣文字列表,用戶可以清晰地看見正在養(yǎng)成的習慣。而像時間、模塊導航、編輯等信息都被淡化。
- 導航設計?:導航是提供給用戶去某個地方的能力,在購物類應用或者新聞類應用中非常多。
目標?
- 提供給用戶一種在網站間跳轉的方法
- 傳達出這些元素和他們所包含內容之間的關系
- 傳達出它的內容和用戶當前瀏覽頁面之間的關系
類型
全局導航、局部導航、輔助導航、上下文導航、友好導航、網站地圖、索引表。
- 線框圖:對一個頁面中所有組成部分以及它們如何結合到一起最直觀的描述。
表現層
在表現層中,所有的內容、功能和美學匯集到一起產生了一個最終的設計,它需要完成其它四個層面的目標,又要滿足用戶的感官感受。
- 感知設計類型:當我們使用手機端的APP產品時,感知類型包括觸覺、聽覺、視覺。由于觸覺和聽覺的實現能力有限,用戶體驗設計的大部分都是涉及視覺設計。
- 對比和一致性:在視覺設計中,我們用于吸引用戶注意的一個主要工具就是對比。當一個元素在設計中顯得與眾不同時,用戶就會注意到。下面這3幅圖,你第一眼看見的是哪里?
結尾
滿足客戶的需求才是一個好的設計。而JJG在用戶體驗要素中提出的五個層面理論,是我們更加清晰地發(fā)現整個產品從最開始的設想到最終給用戶呈現的產品中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
本文由 @escher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xié)議
感覺又看了一遍書…和工作貼合度還是不夠…
描述還是沒有跳出書的框架和內容,建議結合工作經驗,充實內容
看一篇文章都感覺自己有成長了一點,是不是自己的積累太少了?
有些和普華永道內部培訓資料一樣
看一篇文章都感覺自己有成長了一點,是不是自己的積累太少了?
滿足客戶的需求才是一個好的設計?!
滿足用戶的需求吧~
用戶體驗要素養(yǎng)活了多少水文
這里面大部分都是Ajax之父JJG的思想,也是從他寫的書中摘的,你覺得你比他強多少?說這是水?
這種文章確實水,把別人的書上的內容理解了(這個不好說),拿下來,就該就算是一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