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分析的三個等級,你到哪一級了?

0 評論 1378 瀏覽 3 收藏 9 分鐘
🔗 B端产品需要更多地依赖销售团队和渠道合作来推广产品,而C端产品需要更多地利用网络营销和口碑传播来推广产品..

在企業(yè)管理中,經營分析是洞察業(yè)務狀況、指導決策的關鍵工具。然而,不同水平的經營分析有著天壤之別。本文將系統(tǒng)地介紹經營分析的三個等級,幫助讀者評估自己當前的經營分析水平,并提供提升的方向和方法。

很多同學很郁悶:說的是做經營分析,感覺就是把收入、利潤、費用數據算個同比環(huán)比,再寫個“要搞高”而已。到底高級的經營分析長啥樣?今天系統(tǒng)地跟大家解答一下。

一、負分級經營分析

經營分析的基本任務是:呈現經營結果,監(jiān)督經營過程。因此最基礎的經營分析,還真就是把收入、利潤、費用等數據搬出來,通常包含三部分:

  1. 目標達成:收入、成本、利潤達成率
  2. 風險提示:應收款、庫存、現金流情況
  3. 部門表現:主要業(yè)務線的目標達成情況

但是,這些只是簡單羅列結果,并沒有做數據解讀,想深入解讀,起碼得了解業(yè)務過程。初級經營分析

初級經營分析,主要解釋:收入是怎么來的,成本是怎么來的。需要對收入來源、成本構成做解剖。此時不能停留在財務數據,需引入業(yè)務數據。

比如:

  • 零售的收入依賴賣場。收入= 賣場數 * 平均每賣場產出
  • 游戲的收入來源于用戶。收入= 活躍用戶數 * 付費率 * 付費金額
  • 制造業(yè)收入來源于商品。收入= 商品下游需求量 * 贏單率

如果掌握的過程數據多,還可以進一步拆解收入模型,更細致地了解收入來源。(如下圖)

成本則要看成本結構。制造業(yè)生產線很龐大,成本很重,通常有:原料成本、倉儲成本、物流成本、研發(fā)設計成本、生產成本、廠房水電等一系列成本。消費品行業(yè)成本相對較輕,其產品可以直接外包給制造業(yè)工廠生產。自己就負責品牌建設、營銷等工作。

注意,成本部分除了看結構,還看基準量,便于控制成本。比如制造業(yè)的生產過程,可以根據產品設計/用料要求,由技術部門設標準生產成本,對每個產品的標準用料,標準用工進行規(guī)范,這樣通過對比,就能發(fā)現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

以上都在增加分析指標。分析維度上也能做增加。比如常見的:不同區(qū)域、不同渠道、不同產品的收入/成本情況不同。區(qū)域、渠道、產品線這些就能作為分析維度,以備對比分析使用。

不過即使做到這一步,也只是初級分析而已。因為通過指標+維度,僅僅定位了問題,并沒有解答:為啥問題會發(fā)生。

比如,我看到原料成本上升了,所以呢?

  • 是因為整個行情都在上升?
  • 是我們采購計劃不合理?
  • 還是我們的供應商不行?

這些復雜的問題,需要構建合理的分析邏輯進行解答。

二、中級經營分析

中級經營分析,核心要解決:到底企業(yè)內外部因素,對經營結果的影響了多少。這樣才能回答前文提出的問題。

而有趣的是:業(yè)務部門總是在業(yè)績好的時候,歸因于自己的勤奮,在業(yè)績差的時候歸因于“大環(huán)境不好”。因此中級分析想做好,必須把每個問題的問題情況、發(fā)生邏輯、數據論據,一一列清楚,這樣才能實現“以數服人”的效果,避免陷入爭吵。

外部因素是相對容易觀察,并且應該優(yōu)先剔除的。剔除了外部因素,大家才能心無旁騖地關注內部行動(如下圖)

更多情況下,外部因素沒有那么夸張,應聚焦到內部行動上。內部行動,需要理清楚:每個行動,對收入/成本有什么影響,到底以何種方式改變收入/成本指標。有些行動能直接提升收入,有些則是間接輔助作用,有些干脆沒啥作用(如下圖)。

注意!在內部行動評估上,要注意完整性和全面性。比如做促銷活動,可能有拉動效果,也可能是透支了用戶未來的消費,所以要持續(xù)跟蹤一段時間,關注真實結果(如下圖)。

比如上新產品,可能提高總銷量,也有可能僅僅是替代了某個舊產品銷量,總銷量沒啥變化(如下圖)。

比如上一個中臺管理系統(tǒng),預計是能提高生產線效率, 結果上了發(fā)現流程更復雜了,產能/產出率沒啥變化。這些都是很常見的問題。做中級經營分析,一個重點議題,就是考核:增量。在剔除了業(yè)務正常走勢情況下,關注新增的效果。

但,很有可能業(yè)務活動不止一兩種,有可能是很多種活動一起做,這時候活動之間交叉重疊,相互影響,情況非常復雜,需要深入分析才能整明白。

三、高級經營分析

高級經營分析主要解決:經營活動太多,導致的交叉重疊問題。在中級分析部分,我們已經知道:活動之間可能有重疊,新舊產品可能有替代,新老渠道可能有沖突,研發(fā)升級不見得有效果……總之,每件事都會產生成本,但不是每件事都能掙錢。

此時就需要考慮:

1、掙錢/不掙錢的項目,各自比例是多少

2、短期/長期的項目,如何兼顧進度

3、如何排兵布陣,讓各條業(yè)務協同發(fā)展

4、如何突出重點,讓關鍵業(yè)務順利成長

這里就不是簡單的1+1=2的思路,而是需要全局思考,并且極大程度需要決策者們的商業(yè)洞能力。如果沒有商業(yè)洞察能力,單靠數據,就只有2種辦法了:

1、標桿分析法:找出優(yōu)秀標桿,讓所有人抄作業(yè)

2、問題診斷法:找出問題環(huán)節(jié),然后把問題撲滅

這兩種方法,以前都有介紹,同學們可以回顧之前內容哦。

四、小結

整體來看,想要做深入,需要

1)財務數據緊密聯系業(yè)務

2)對業(yè)務問題/宏觀環(huán)境,有清晰假設

3)有嚴密的分析邏輯,論證問題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的陳老師】,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444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排行榜在帮助用户做决定的同时,引导用户购买目标产品,极大降低了用户的选择成本。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于排行榜的设计思考。
专题
1791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ndroid和iOS在产品、设计、交互等方面的差异。
专题
16902人已学习16篇文章
ERP是一种以系统化的方式,将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流程和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的软件系统。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ERP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38741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世间万物皆有套路,面试更是如此,多拿几个靠谱offer。
专题
1127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过渡,其交互范式也会随之从2D GUI时代转换到3D UI时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XR空间交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