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的二馬之爭:微信與支付寶如何面對這三局

紅夜
3 評論 9231 瀏覽 106 收藏 6 分鐘
🔗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路径主要有四个方向:专业线、管理线、项目线和自主创业。管理线是指转向管理岗位,带一个团队..

從“我的微信足跡”到“霧霾照片朋友圈”,微信在2016的頭一個月就成功進行了兩次真刀真槍的實彈演習,兩個活動都在上線短短幾個小時內病毒式擴張。

第一局:紅包看照片“偷襲珍珠港”

在支付寶宣傳春節(jié)“咻一咻”紅包玩法的時間節(jié)點上,微信發(fā)布僅存三小時的“紅包看照片”??梢哉f又是一次“偷襲珍珠港”

從這張圖中我們就可以得到微信傳達的三點信息

1.pic

1.“17:00–20:00”–只玩三個小時

微信團隊清楚的知道這個活動的性質,紅利期就是那么幾十分鐘,當井噴的那一瞬間,一個人的朋友圈充斥“霧霾”,反感自然而來,因此,不濫玩,不玩爛,目的達到就好。

2.“不止搖一搖”–花樣還多著呢

支付寶大舉拿下春晚,絞盡腦汁的想出一個“咻一咻”的紅包玩法,剛出來宣傳“咻一咻”玩法,微信就立刻放出“紅包看照片”,可謂是喧賓奪主,賺足了眼球,并且與大家對“咻一咻”的聲討形成鮮明的反差。

“不用搖一搖,還是比你會玩”

3.“合作伙伴”–我敢放廣告,你敢么

微信已經(jīng)敢把廣告放到微信紅包界面了。想想支付寶紅包的處境,這確實是一個敢不敢的問題。

在我看來,這些針鋒相對,一直是支付寶用最柔軟的矛,渴望刺穿微信最堅硬的盾所帶來的。

從剛剛推出的咻一咻的玩法宣傳中可以看出,內容基本上不離與“好友”的互動行為。一個移動支付工具,逼著自己去做社交,搭建熟人網(wǎng)絡。這場紅包大戰(zhàn)中,微信是順勢而為,支付寶是逆水行舟,結果可想而知。

紅包大戰(zhàn)就像是田忌賽馬里的第一局,微信用優(yōu)勢的社交基礎打贏了這一仗,那之后的第二局,第三局,支付寶應該怎樣做才能反敗為勝?

第二局–“咻一咻”的春晚之戰(zhàn)

去年的搖一搖可以說在全國人民的春晚印象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不論今年支付寶是什么形式來與搖一搖過招,難免都是要被拿來對比的。顯然,大家對于目前這個單純靠快速的點擊發(fā)出“咻咻”聲音的“咻一咻”的形式并不滿意。

如果接觸過支付寶聲波支付的人應該知道,這個“咻咻”的聲音是來源于此。在使用聲波支付時,支付寶客戶端會通過手機揚聲器發(fā)出“咻咻咻”的聲音來供接受設備識別,完成支付交易。那么如果回歸“咻咻咻”的本質,利用家家戶戶看春晚的電視機,發(fā)出“咻咻咻”的紅包指令,讓電視機前的用戶拿手機客戶端接收來獲取紅 包,不失為一種新鮮有趣的交互方式。相比搖一搖,保留了線上到線下的串聯(lián),方式更輕松有趣,又避免了摔手機,砸電視的風險。

第三局–移動支付場景大戰(zhàn)

支 付寶過分糾結于紅包領域這件事,可以看得出來已經(jīng)是在被微信牽著鼻子走了。支付場景千千萬,如果不能開辟和發(fā)展新場景業(yè)務,一直苦于跟走在你前面還比你有 優(yōu)勢的對手競爭,勢必會讓自己的固有領土不斷淪陷。所以支付寶應該想想自己的優(yōu)勢是什么了,拋除與社交關系鏈緊密的支付場景,剩下的場景,才是真正的戰(zhàn) 場。

那么哪些支付場景里,人與人是不需要有成熟的社交關系的呢?最簡單的就是日常購買消費,我與商店的收銀員,與酒店的前臺,與公交上的刷卡器都不需要有社交關系。那么再往日常的低頻場景考慮,就有一個月發(fā)一次的工資,三個月交一次的房租,不定時要交的水電。

那么對于一些場景,微信支付有著它天然的劣勢,就是你的隱私。也許你并不希望你的上司、房東或UBER司機成為你的微信好友,你只需要一個單純的金錢來往關系,支付寶保持一個clean的社交屬性,其實是一個最大的優(yōu)勢。

這場移動支付領域的二馬之爭,無論誰勝誰負,都是可敬的。正是因為可敬的對手,才襯托出你勝利的偉大。只是希望支付寶可以回歸初心,而不要被帶跑走了彎路。

 

本文由 @大便哥?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希望這個社區(qū)有 點反對 這樣的按鈕。
    什么文嘛。

    來自北京 回復
    1. 這個功能可以有

      來自廣東 回復
    2. 各抒己見么,每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我承認我還是個沒畢業(yè)的本科生,見識淺薄,還希望多多指教,多多交流,有意見大家可以交流討論,這個“反對”或“贊”的按鈕,其實并不重要

      來自陜西 回復
专题
14623人已学习14篇文章
用户生命周期是每个产品经理都必须要注意的一个点,它能够衡量用户对产品产生的价值,也是运营手段的最终衡量指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用户生命周期管理。
专题
1176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数据管理系统在后期能够为企业提供基础数据服务,保证企业往更好的方向运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数据管理。
专题
1158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和前提条件,没有一种方法论是永远有效的。品牌方法论一直处在变化阶段,它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品牌方法论。
专题
1328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需求管理,也是产品运营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需求管理。
专题
1329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追热点蹭热点是互联网相关从业人员的一种潜意识,尤其是运营岗、市场岗。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节日营销。
专题
1224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升级迭代应该怎么做,以及其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