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問題,深入探討K12教培的基本方法論

吳同學
3 評論 7065 瀏覽 53 收藏 16 分鐘
🔗 B端产品需要更多地依赖销售团队和渠道合作来推广产品,而C端产品需要更多地利用网络营销和口碑传播来推广产品..

2019年是教育培訓行業(yè)走向正規(guī)的開始,但行業(yè)內(nèi)仍然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技術、工具、戰(zhàn)略、獲客……文章作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能夠給你帶來一定的啟發(fā)。

如果說2013年是在線教育開始爆發(fā)的年份,那2019年就是在線教育走向合規(guī)的開始。政策激變,開始為這個行業(yè)建立新的秩序,回顧反思在線教育的發(fā)展,希望能在這個行業(yè)中保持清醒。

01 技術為教育帶來什么?

  1. 減負增效。在線教育從來不是一場流量生意,它的本質(zhì)是在追逐讓教育更高效的東西;讓老師有時間去思考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更關愛孩子,讓學生有時間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
  2. 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大規(guī)模共享。通過在線直播方式,將優(yōu)質(zhì)的教學資源輸送到三四五線城市;或者通過高質(zhì)量的人機交互課件/程,作為公立校教師提供教學的輔助資源。
  3. 積累數(shù)據(jù),進行學習分析。收集線上、線下的學習數(shù)據(jù),讓它有一個可視化、持久性的記錄,之后進行綜合性的分析,使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老師更好的了解學生。

02 在線教育公司做輕還是做重?

在線教育是一個服務密集性的行業(yè),一個在線教育的鏈條包括流量生產(chǎn)團隊,流量采購團隊,銷售團隊,主講老師團隊,輔導老師團隊,題庫團隊,內(nèi)容研發(fā)團隊,視頻直播技術團隊,數(shù)據(jù)、ai團隊以及中臺支撐團隊等等;

不同學段的學生學習目標和側重點不同,比如,作業(yè)幫高中階段主打產(chǎn)品-學習有效率(針對應試),初中階段主打產(chǎn)品-學習有思考和學習有視野,小學階段主打產(chǎn)品-學習有意思(培養(yǎng)學習興趣為主);

此外,年齡較大的學生對名師的依賴程度更強,年齡低的學生對服務的依賴更多,所以在線教育公司要做到技術和服務并重;根據(jù)公司資源,專注一些品類,這樣效率更高,質(zhì)量更好,成就更高。

03 工具型(題庫)公司的轉型?

2015年,在線教育經(jīng)歷了一場資本攪局下的題庫大戰(zhàn),但拍照搜題的盈利模式不清晰,純粹靠資本的熱錢在支撐。頭部玩家包括猿輔導,作業(yè)幫和學霸君。

拍照搜題要解決的技術難點第一個是識別的準,需要印刷體識別,中文識別,公式識別,英文識別,表格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手寫識別,卷面的版面分析以及高并發(fā)的圖像處理等技術。第二個是要打造海量的題庫。

因為拍照搜題是一個絕對的核心痛點,所以只要效果好,花一些廣告費去獲得2成的客戶,其余8成的客戶都可以靠口碑而來,公司后面做輔導課程時,其實已經(jīng)積累了大量的用戶和不錯的口碑。

學霸君從題庫轉向付費,最開始想到的是答疑,但是發(fā)現(xiàn)答疑的用戶是學生,家長會認為學生是在玩手機,而不是在學習,所以,它開始轉向1對1輔導賽道;作業(yè)幫和猿輔導則選擇了在線大班課賽道。

此外,猿輔導探索出的一個結論,工具類的產(chǎn)品和課程平臺類的產(chǎn)品的用戶并不是兩個高度重合的人群,搜題用戶主要有三類:

  • 第1類是家長用戶,他們要給孩子輔導作業(yè);
  • 2類是教師用戶,他們需要研究解題的方法和思路;
  • 第3類是學霸用戶,這些有一部分可能會報班。

但是要在這么大量的用戶中篩選出有輔導需求的用戶,運營難度是很大的。所以猿輔導工具類的小猿搜題和課程平臺類的猿輔導分開各自實現(xiàn)自己的商業(yè)化:

小猿搜題,賣一些小的周邊,推出VIP增值服務,18年又推出了小猿口算,要面向家長用戶在工具類產(chǎn)品中深耕,課程平臺維度;

猿輔導開始嘗試了在線1對1,1對1看起來量快,但是利潤很低,不容易形成口碑,所以它之后將在線大班課作為主營業(yè)務,這種形式,在成人領域應用效果更好,因為成人的自控力較強,盈利模式更容易跑通,但是在K12階段,學生的自控性比較差,需要更多的監(jiān)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猿輔導17年開始采用在線雙師的模式,這樣使它的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的保證,18年它的續(xù)報率達到了80%。

04 在線大班課為什么要重視名師戰(zhàn)略?

在線大班課的商業(yè)模型在各個在線教育賽道中是最經(jīng)得起推敲的,k12是一個萬億市場,其中在線會占到50%,在線大班課這種方式會占到60%,綜合算起來也就是3000億的市場。

隨著規(guī)模增大,線下培訓機構的邊際成本也逐漸遞增,教師的團隊管理,招聘、激勵的難度都特別大,但是線上只會取線下老師最頭部的那一部分群體,管理難度會小很多。

此外,之前線下老師只負責課堂管理,現(xiàn)在線上把主講老師的角色拆分,一個負責教一個負責練,名師負責教,輔導老師負責練,通過分工本身產(chǎn)生的效率和利潤。

為什么需要名師?在這個賽道,誰擁有名師,誰就掌握了先機。名師經(jīng)驗足夠豐富,看過足夠多的錯題,當他拿到一個學生卷子的時候,能夠馬上知道這個學生在哪些知識點上有欠缺。

  1. 名師可以解決公立學校老師講不明白的知識點;
  2. 名師可以提供比公立老師更快、更直接的解題方技巧解;
  3. 名師可以用詼諧幽默的方式幫助學習興趣不高的學生重燃學習興趣。

以跟誰學為例,主講老師和學生的比例大概為1:1500~1:2000,排名前10的老師收入,占總收入的46.6%左右,跟誰學,截止到2019年6月有200名主講老師都是平均教齡超過11年的老師,他們的平均薪酬應該是線下的4倍甚至更多。

但是,在線大班課模式,學生上課容易走神,只有最優(yōu)秀的那一部分學生才是具有自制力的,能夠自主去完成一些事情的,絕大部分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的學生沒有自制力。

針對這個問題,現(xiàn)在主要有兩個應對方案,一是介入大量輔導老師增強監(jiān)管,方式逐漸從線上班主任發(fā)展為雙師體系,服務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包括課前家長溝通,課中教師講課以及課后的班主任答疑及批改作業(yè),之后把學習情況反饋給家長;二是提升直播的交互體驗是重點,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科做不同特性的交互設計,目前比較常見的有連麥互動題,增加題目的類型,口語測評等。

如何管理輔導老師?管理動作的標準化,學生在提交作業(yè)之后,輔導老師應該怎樣點評批復?在什么時間點評批復?作業(yè)批改的形式是什么?在什么時間同意打電話?第1次服務、第1次評價、第1次續(xù)班電話以及微信溝通都要在固定的時間用固定的動作進行。

名師策略的劣勢?對名師的依賴程度會很高,但是名師又是難以復制的,某種程度上會制約發(fā)展的速度,所以有一個策略就是將名師作為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05 1對1賽道為何需要拼技術?

1對1賽道的生存靠降低獲客成本,發(fā)展靠過硬技術;1對1賽道的學習體驗和線下的體驗差距最小,但是商業(yè)模式不好、規(guī)模不經(jīng)濟已經(jīng)是公認的事實,和K12大班課賽道通過名師效應獲客不同,一對一賽道只能拼廣告,快速跑馬圈地。

第一名的獲客成本是第二名的1/3,所以只有第一名才能實現(xiàn)盈利,第2名就很難;而且一對一賽道必然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yè),如何進行龐大的教師管理、學生管理?如何在大體量下保持教學的標準化?

只能依靠技術驅(qū)動,將產(chǎn)品做的精細化、智能化、數(shù)據(jù)化、標準化,降低成本;開始拼的是技術,到后來關鍵在于數(shù)據(jù),也就是智能化的深度。

06 如何斗智斗勇獲客?

1. 公眾號矩陣精準獲客

對于線下的流量獲取來講,有靠題庫的,有靠線下的品牌積累的,還有進行融資打廣告的,但是對于跟誰學來說,他們沒有這些先天優(yōu)勢。

陳向東一直強調(diào)省錢、把錢用在刀刃上,在流量獲取方面,他偏重于精準獲客,在這個方面他講過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比喻,可以去學習巨頭,研究巨頭,但不要照著做,因為巨頭很大了,巨頭像30歲的人,他喝茅臺,而我們才是3歲的孩子,我們要喝茅臺就喝掛了,我們作為3歲的孩子,真正要喝熱水,喝牛奶,喝經(jīng)驗雞湯,不能喝茅臺。

除了名師效應外,它開辟了一條有效的新路徑:由課程團隊提出需求,再由流量采購部匯總后統(tǒng)一購買,且將旗下的公眾號矩陣,作為流量獲取的渠道。

跟誰學投資了父母公益學習平臺-家長家,這個矩陣里有高達200多萬的用戶,有4萬個社群,300萬社群用戶量,集中在二三四線城市,他也從這個渠道來獲取流量。其次,打磨高質(zhì)量的公開課,推送給社群中的家長,刺激轉發(fā),將他們吸引至50元的低價班;然后,將低價班用戶引至秋季正價班。

此外,跟誰學的在線k12大班課的單價是明顯高于中國其他的大班課價格,他們的價格現(xiàn)在是線下的1/3或者是1/2,因為他們的各個職位的收入要高于同行,所以價格也高于同行。

2. 開線下體驗店降低三四五線城市獲客成本

當產(chǎn)品在一二線城市打磨好后,需要做下沉市場的時候,可以通過線下體驗店的方式來獲客,因為線上的獲客成本,可能會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但是線下的獲客成本是恒定不變的,可以利用線下推廣開線下的體驗店,此外,在三四五線城市用戶的主要消費場景還是在線下。

3. 打通線上線下,降低獲客成本

線上線下流量的互通是很重要的,因為行業(yè)整體的獲客成本運營成本不斷上升,線上業(yè)務的流量越來越貴,線下業(yè)務人工房租成本越來越高,所以如何降低獲客成本,讓產(chǎn)品有更低的客單價是一個很關鍵的東西。

做線下的難點是什么?在行業(yè)來看,人工、房租、流量是三座大山。一線城市的運營壓力,成本壓力,已經(jīng)讓下沉成為k12跑馬圈地的重要策略,而對于精銳來說被整合后的巨人教育就成為它下沉的主力。

城市合伙人計劃在業(yè)內(nèi)看來其實并不新鮮,只是現(xiàn)在巨人教育的做法似乎更加激進,在二三線城市和城市合伙人共建合作校區(qū),共擔風險,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贏,而不是單純的加盟模式,提供了四大支持體系,教學支持,招生支持,運營支持和技術支持。

加盟模式的優(yōu)勢是迅速擴張,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很難做品控,所以在很多品牌上市后都收回了加盟商將加盟改為直營,所以如何解決城市合伙人的品控難題,精銳的做法是利用中央廚房盡可能的標準化,設立KPI考核。

07 2C還是2B?

K12的教育場景復雜,在不同的需求場景中,很難講線上線下哪個更好,比如說少兒英語或低幼的數(shù)理思維,天然的就適合純在線的模式,但是其他一些產(chǎn)品就不適合,大家都在探索,就像零售一樣,純線上電商能夠占據(jù)的也只是20%的份額,教育的比重會更低一些。

b端的用戶很難像c端用戶劃分的那么準確,c端來講家長是決策者,孩子是學習者,那么b端到底是誰說了算,這件事兒說不明白,能做決定的人不見得能落得了地,能落地的人不一定真的想落地,真想落地的人又不一定能把控每個老師,而每個老師都有不同的需求。

對于b端來講,一線城市和六線城市的打法,甚至一個城市的不同區(qū)域的打法都完全都不一樣,需求是生長出來的,不能對需求有預設。

#參考書目#

《變革與新生 23家教育行業(yè)頭部品牌深度方法論》

《培訓行業(yè)這五年2014-2018》

 

本文由 @黎小明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K12輔導,線上效果始終比不上線下教育

    回復
  2. 文章很有意思,希望能與你交流。+ssyoai

    來自湖北 回復
    1.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pm黎小明

      回復
专题
1248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发票是财务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那发票系统该如何设计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发票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1262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所谓SOP,即标准作业程序,指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于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SOP创作指南。
专题
1201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面对多岗位意见不统一时,如何提升自己的话语权,让自己的建议能够真正被他人纳入范围内?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提升话语权的一些建议。
专题
18902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社区运营的正确姿势。
专题
12533人已学习15篇文章
互联网医疗是医疗行业与互联网的综合应用,其以互联网及相关技术为载体和支撑,开展线下传统或线上衍生的医疗健康服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互联网医疗的分析和见解。
专题
1346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增长模型是产品增长的通用思维框架。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构建增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