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攻入”本地生活:寧可遲到,不能不來!

1 評論 2231 瀏覽 3 收藏 12 分鐘

在本地生活的賽道上,美團和抖音正打得不可開交。而京東在上線了機酒和團購之后,也上線了京東生活,目標直指本地生活。只不過,此時入局,京東確實來的晚了點。

近期,京東可謂是互聯網世界的“風云人物”,顯示其宣布提前發(fā)放年終獎的消息,讓廣大打工人羨慕其是“別人家的工資”。1月2日,劉強東給老家60歲以上老人發(fā)一萬元的消息,又讓人羨慕強哥是“別人村里出來的老板”。京東這兩撥操作可謂把好感值拉滿,已然把此前因為楊笠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一掃而光。

一、來晚的破局者

對于劉老實而言,最關注的還是京東的業(yè)務。

前不久劉老實撰寫了《京東2024年三大“必贏之戰(zhàn)”,都贏了嗎?》一文,分析了其2024年在“內容生態(tài)、開放生態(tài)、即時零售”三大必贏之戰(zhàn)取得的成績,不過嚴格來說,這三大必贏之戰(zhàn)都難說真正贏了,尤其是在即時零售方面。

近一年來,京東秒送也在不斷升級更新,尤其是近期,除了上線專門的外賣頻道外,它還上線了酒店機票和團購頻道。此外,京東也在更新,最新一次的更新中,京東上線了本地生活在內的京東生活。

不過在劉老實看來,此時京東全面介入本地生活,是不得已的選擇,畢竟目前傳統電商增長乏力,以即時零售為代表的本地生活卻依然成為新的增長點。不過,此時入局,京東確實來的晚了點。

本地生活領域,前有美團、餓了么的先鋒引領,后又抖音、快手依靠短視頻強勢殺入,而京東相對而言,既沒有此前的基礎,在內容方面又不具備如抖音、快手一般的優(yōu)勢,其依然通過低價引領等傳統打法,先把頭部餐飲、飲品引入平臺,然后繼續(xù)擴大商家數量。

這種打法原則上沒什么錯誤,但在當今不創(chuàng)新就難存活的年代,如果沒有新的斷層式的打法,很難突破美團、餓了么打造的本地生活圈。

比如,傳統電商在阿里和京東打的不可開交,市場趨于飽和時,拼多多通過砍一刀強勢突圍,在兩大強者中搶食市場份額,后抖音、快手又通過內容電商和興趣電商,讓傳統電商乖乖突出部分市場份額。

相比較而言,京東大面積進軍已經內卷的本地生活領域,依靠什么呢?劉老實認為,京東自己應該知道眼下自己并無明顯優(yōu)勢可言,但依然選擇大范圍布局本地生活,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京東秒送”的即時零售業(yè)務引流。

二、向對手學習

要知道,即時零售再怎么說,也不過是除了餐飲之外的外賣業(yè)務,其基本邏輯和外賣無異,只是相對餐飲外賣行業(yè)的內卷,即時零售賽道仍處于發(fā)力期,保持30%左右的年度增長率。

不過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即時零售行業(yè)仍處于野蠻增長期,這個行業(yè)仍有很大的調整和細化空間,雖然美團、餓了么幾乎分食了整個市場,但第二梯隊,如抖音小時達、淘寶小時達,目前為止都還不成氣候,如果京東秒送此時能抓住機會,通過本地生活強勢為其即時零售業(yè)務引領,在此期間再優(yōu)化玩法和商品策略,還是有機會去和美團、餓了么扳手腕的。

再加上,京東秒送的負責人郭慶,本身曾在美團任職多年,是原美團S-team成員,對京東秒送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團閃購相當的了解。表面上看,京東秒送是通過模仿美團過去的打法,去追趕美團,實際上也是其擴大即時零售業(yè)務的唯一的策略。

要知道,相比較抖音等新貴,美團最大的優(yōu)勢就只有即時配送能力了,美團此時不是不想有斷層式的創(chuàng)新玩法,但真的要形成新的玩法需要更多時間,美團不能等,所以只能怪拿空間換時間。

所以,摸著美團的石頭過河是京東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只是,正如劉老實上述所言,現在京東全面布局本地生活是晚了點,但商業(yè)領域最可怕的不是晚,而是放棄。劉強東的性格特點也決定了,對于即時零售這條可能支撐京東半邊天的業(yè)務,京東必將強力直追。

畢竟在美團閃購上線之前,京東的次日達能力已經搶占了電商“多、快、好、省”的“好”和“快”,下一步京東必將給與即時零售給多的流量傾斜和支持力度,并將必贏之戰(zhàn)中的“即時零售”延續(xù)到2025年,甚至之后的數年。

前不久,京東推出的9.9元咖啡飲料,就是其為其整個外賣業(yè)務引領的關鍵舉措?!暗蛢r”則會成為2025年,京東秒送重點發(fā)力點,畢竟京東“多、快、好、省”中的“省”是最讓消費者最無法感知的。

由于配送成本的問題,“快”和“省”本質上就是矛盾體,在傳統電商領域,京東未能建立“省”的客戶心智,并不代表在即時零售領域京東沒有機會。

去年11月1日,京東七鮮率先發(fā)布“擊穿價,不怕比”實際上就是引領即時零售行業(yè)的一次大的“價格戰(zhàn)”,雖然京東七鮮的體量和覆蓋范圍都相對有限,但這至少宣布了京東在“省”上開始發(fā)力。

三、京東的最大優(yōu)勢

京東之所以敢打“價格戰(zhàn)”,源于其強大的供應鏈優(yōu)勢。

首先,在基礎設施方面,京東擁有龐大且高效的自建物流網絡,包括40 多座 “亞洲一號” 智能產業(yè)園和數百個智能倉等。這使得京東能夠對物流環(huán)節(jié)進行全面的掌控和優(yōu)化,實現從倉儲到配送的全程精細化管理。而其他平臺主要依賴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雖然配送體系也較為完善,但在物流環(huán)節(jié)的掌控力和協同性上相對較弱。

其次,在庫存管理方面,京東自主研發(fā)的智能供應鏈體系,實現了采購自動化率超過85%,保障商品的平均現貨率不低于 95%。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京東能夠精準預測商品需求,實現智能補貨和庫存優(yōu)化,有效降低庫存成本和缺貨率。而其他平臺在庫存管理方面主要依賴與商家的合作和協調,缺乏像京東那樣對庫存的深度掌控和智能管理能力。

同時,京東對供應商有著嚴格的篩選標準和管理流程,與大量優(yōu)質品牌商建立了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這使得京東能夠確保商品的質量和供應的穩(wěn)定性,同時在采購價格和合作條款上也具有更大的談判優(yōu)勢。而其他平臺主要以本地商家為主,雖然在數量上可能較多,但在供應商的質量把控和合作深度上相對京東較為薄弱。

第三,在供應商管理方面,京東對供應商有著嚴格的篩選標準和管理流程,與大量優(yōu)質品牌商建立了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這使得京東能夠確保商品的質量和供應的穩(wěn)定性,同時在采購價格和合作條款上也具有更大的談判優(yōu)勢。而其他平臺供應商主要以本地商家為主,雖然在數量上可能較多,但在供應商的質量把控和合作深度上相對京東較為薄弱。

四、京東明顯的不足

當然,京東有明顯的優(yōu)勢,其劣勢也很突出,就是其流量。

無論傳統電商、還是即時零售,獲取更多成交額,首先要有龐大的流量支撐,尤其是在直播電商火了之后,淘寶雖然達人相對較少,但仍有李佳琪以一敵萬的實力,幫著淘寶提升打開率,抖音以內容起價,在直播電商則呈現著百家爭鳴的態(tài)勢,成為最大的流量平臺之一。

反觀京東,無論是直播,還是短視頻,雖然也進行了布局,但正如此前劉老實判斷的那樣,京東在“內容生態(tài)”方面并沒有取得理想成績。如何吸引讓更多消費者打開京東是目前其重要要解決的問題。

當然,之前提到的低價引流是一種方法,而僅靠低價長期來看,吸引羊毛黨尚可,真正產生用戶粘性,則仍需要通過豐富的內容來實現。只是在這方面,京東是否找到破題之道,就目前而言,劉老實還看不到任何端倪。

撰文:劉老實 排版:柯不楠 校對:十 三

公眾號:即時劉說

本文由 @即時劉說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京東作為“老大哥”,后面才出場,肯定是觀望良久

    來自中國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