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為什么你做“新”零售品牌失敗了?
消費分級時代,目前看到的更多的是升級部分產品品牌,降級部分后面再做展開。本文僅針對產品營銷邏輯做解讀,針對如何在以上邏輯之內做好對應策略,以后會再展開。
這段時間,看了不少新興的國產零售品牌,針對品牌初創(chuàng)期以及發(fā)展期的企業(yè)做了一些方法上的總結與沉淀。
先附上一張圖:
擁有核心產品,并能通過有效營銷手段構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針對該產品的打造方法不斷復制提效降低邊界拓展成本。
從這些相對比較成功的品牌來看,如果一個新品牌能夠在以上3個關鍵領域:核心產品、流量池、邊界成本中獲得比較高的運營效率,那么他在品牌發(fā)展上相對會顯得游刃有余。
那么如何從這幾個方面去做好自己的品牌呢?
本文提綱要點:
- 為什么要構建自己的核心產品
- 為什么要構建自己的流量池
- 為什么要降低運營邊界成本
- 為什么在新品牌要尋找新渠道
一、為什么要構建自己的核心產品:差異化
為什么要構建自己的核心產品?
中國是生產制造大國,也是消費大國。
我們身邊能夠想象到的,看到的產品必然有著不止少量的生產貿易商在做的產品制造與售賣的工作。
這么多競爭對手,消費者為什么要選擇你的產品?
你可能會說你的產品優(yōu)質,或者你的產品低價,但是你能保證沒有比你更優(yōu)質低價的產品嗎?
這里我們要提出一個點:差異化。
你的產品必須要跟別人有不同的地方!可以體現(xiàn)在設計上,也可以體現(xiàn)在品牌調性上。
設計這個領域,不必多言,蘋果、錘子甚至小米都在產品設計上下著功夫,在這個顏值正義的時代,你的產品“好看”能加很多分。
另一個突破點是品牌調性。
品牌調性的設計又涉及到了品牌定位,太大了,不贅述。做的好能夠整體提升品牌的親和力,在某一類人群中形成強大的粘性,比如說在文藝、小資階級中廣受好評的曾德均曾老的貓王收音機等等。
所以,在零售行業(yè),所謂的“核心產品”并非有多高的技術,多少的專業(yè)。而是你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在產品的設計與品牌的建設上做出差異點。
換另一種方式說就是:讓消費者在某一領域產生品牌認知,并且在營銷中不斷固化這一認知。
大多數(shù)人在爭搶普適產品這一塊領域,但是卻忘記了定制化,差異化領域才是真正一個品牌要做的藍海。
為了防止抬杠,插一句:技術和資本當然也是核心競爭力,但我所描述的是在普遍意義上的新零售品牌如何體現(xiàn)自己的差異點。
二、為什么要構建自己的流量池:私域運營
這一部分其實與第一部分是相輔相成的。
老生常談“我知道廣告費有一半浪費了,卻不知道被浪費的是哪一半”。
現(xiàn)在大部分營銷投放固然可以實時監(jiān)測投放效果,但是流量獲取費用越來越高,勢必在產出比上越來越低。短期內依靠大量投入求產出,能夠很好的為業(yè)績負責。
但是如果你正好還是一個新興的品牌,沒有大量的投入資本,而且這個時候你居然還只關注投放期間的投入產出比的話,那就顯得太不專業(yè)了。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嘗試找出那“被浪費掉的一半”,我稱之為“被忽視的長尾流量”。
再放一張圖:
無論是已經產出業(yè)績的廣告費還是所謂的被“浪費”的一半的廣告費,只要我們在投放前就有一個目的:所有的流量終歸要有落地頁,也就是要沉淀到自己的私域
如何盡可能的減少由于營銷投入所產生的浪費?
落地頁(私域)一定是我們每一次投放都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把有限的投入最大的轉化,把浪費的長尾流量盡可能的落地到自己的私域。并通過后期有效的用戶運營實現(xiàn)流量的二次甚至多次利用,把落地在私域的用戶流量真正轉化成為自己的忠實用戶,以期降低后續(xù)的營銷成本。
能夠按照這樣的思路去不斷構建和完善自己的流量池,你在品牌營銷上的效率會不斷提高,效果也會不斷被放大。
三、為什么要降低邊界運營成本:快速規(guī)?;?/h2>
這里要提到一個互聯(lián)網公司常常用到的概念:人效。什么叫做人效?就是一個員工在公司能夠產生的價值,直觀的說:
公司一年的營業(yè)額/員工數(shù)量=人效
人效越高的公司,相對來說商業(yè)模式更加優(yōu)質,也更能夠應對產業(yè)變化帶來的沖擊。之前在混沌大學衛(wèi)哲的課上聽過一個阿里巴巴的故事:
阿里巴巴有一支鐵軍,叫中供鐵軍——中國供應商地面推廣的銷售團隊。這個團隊沒有人數(shù)限制,但加一個人一年一百萬。
創(chuàng)建淘寶的時候,馬云給淘寶定了一個指標,人數(shù)再次不受限制。淘寶的指標是什么:人均1億交易額。每1億收到的錢,大約是2%。即一個億的人均收入大約是200萬。
那你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人效又是多少呢?
如果你的企業(yè)人效很低,那么在業(yè)務發(fā)展的過程中會越來越受制于人力成本開支與管理成本的開支,這樣的企業(yè)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會步履維艱。
結合上面講的“構建自己的流量池”,一旦你擁有了自己的流量池,并能夠通過標準化的產品、用戶運營策略實現(xiàn)用戶多次復購轉化,那么這時候公司的運營效率將會大大提升,從而降低了人力對于公司業(yè)務發(fā)展的受制。再一次說明“流量池”的重要性。
通過一項業(yè)務的提人效降成本的成功經驗,再復制到其他業(yè)務或者品牌(或者品牌下屬的類目)矩陣,會實現(xiàn)公司業(yè)務的長久健康的發(fā)展。
四、為什么在新品牌要尋找新渠道:流量壁壘
我常常會被問道,現(xiàn)在去淘寶開店,還是一個好時候嗎?
我的回答是:可能是一個好時候。
為什么這么說?
這要從微信的商業(yè)生態(tài)開始說起,這篇文章中我會比較簡單的說下新品牌和新渠道的關系。以后還會撰文,為什么你要選擇在微信里面做生意。
隨著整體消費市場的擴大,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催生了大量新的渠道。隨著渠道核心品牌的流量壟斷,新品牌/小品牌必須要出去找更多的新渠道,并全面有效布局。
這里我要提到一個概念:流量壁壘。
我們會發(fā)現(xiàn),淘寶剛剛興起的時候,產生了大量的淘品牌。這時候其實不是貨找渠道,而是渠道找貨。
這個時候淘寶的流量壁壘還沒有形成,每一個品牌都有機會在渠道里獲得較大的流量。但是一個渠道一旦形成巨頭品牌壟斷,留給小品牌的機會就不多了。這也是為什么有一段時間,大量的淘品牌出走,或自立門戶(自己做平臺),或轉戰(zhàn)其他渠道。
但是現(xiàn)在淘寶逐漸內容化,并形成了個性化的推薦,給了很多小品牌喘息之機。
那你作為一個新興品牌為什么要找新的渠道呢?
前面講的非常清楚,新渠道的流量壁壘暫未形成,其模式依舊是淘寶初期“渠道找貨”的階段。在這些新的渠道,也是巨頭忽略的渠道,如果你的品牌非常符合渠道要求,就能得到大量的流量扶持。對于一個缺錢缺渠道的新品牌來說,這樣的扶持簡直就如春風沐浴。
如果運氣好一點,這個渠道做大了,你就能很好的享受到渠道發(fā)展帶來的銷售紅利。
舉例幾個簡單的渠道:拼多多、蘑菇街、微信公眾號“一條”、“同道大叔”、“年糕媽媽”等等。
所以如果你現(xiàn)在正在做一個新的品牌,那么看完這篇文章,請馬上去找這些被巨頭忽略,但是有一定銷貨能力的新渠道吧!
五、總結
上面講了很多,總結來說就是:如果你正在做一個零售品牌,請務必體現(xiàn)你的產品差異化,請務必在做每一次營銷投放的時候有很好的私域承接頁,請務必標準化你的運營流程,更重要的,請務必馬不停蹄的去找一些新的渠道溝通推薦你的產品。
活下去,然后跑起來!
本文由 @男二號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fā)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yè)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tǒng)。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xiàn)、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huán)系統(tǒng)。覆蓋企業(yè)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yè)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