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高階運營:如何同時運營上百群?

劉志興
3 評論 7950 瀏覽 62 收藏 11 分鐘

當你成為一個社群的執(zhí)行者,當你手上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群時,作為主導者的你,該如何讓這么多群同時運營呢?怎樣才能做到不會顧此失彼呢?

先和大家拋兩個問題:

  • 你最多同時運營過多少個群?
  • 當你運營的群超過了10個甚至幾十個的時候,你會怎么做?

01

對于做社群的朋友來說,如果你是做了一年以上的,隨著公司產品用戶量的增長,難免會遇上我們剛剛上面所說的問題,當你遇到這個的時候,你是如何解決的?

個人覺得,如果當你從運營幾個群過渡到同時運營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群的時候,這或許也是你職位以及能力的一種變化。

在運營單個群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還是一個社群執(zhí)行者,每天只需要把社群內的一些基本運營做好,也不用去思考太多,因為就那么些人且都在一個生態(tài)群內;但當你同時運營多個群的時候,這時候你就不得不需要去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你的時間以及精力以及從全局的運營思路。

做個假設:當你現在同時運營50個群的時候,公司做活動需要發(fā)公告提醒到每個群。如果說這時候你是一個人在操盤,那么你挨個的去手動群發(fā)公告,你想想需要多久。

那么可能有些人會用某工具去自動群發(fā)公告,但因為微信防封的問題,你的間隔也不能設置太短。

更直接一點,當你同時運營多個群的時候,你會無法顧及到每個群所產生的內容或者提問,常常會漏掉信息。

社群出現了好幾年,今年更像是它的元年。很多大型實體店以及傳統(tǒng)加盟店因為疫情的原因,線下營不了業(yè),被迫進行線上賣貨以及運營。

那么線上運營的一些方式,無非就是微信、網店以及短視頻平臺。

微信上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在了社群這一載體上,因為他能更快更輕的去觸達到用戶,進行快速營銷。

回到我們本文所說的問題,如何同時運營多個群?

我的建議是:

建立社群指揮部群,從每個群挑選分群負責人,負責人可以是客戶(需為忠實客戶),也可以是內部工作人員。所有的社群指令全部從總群發(fā)出,再由每個群的負責人分發(fā)到各個群,進行層級運營。

你只需要運營好這一個總群,其他的群交由個群負責人去運營,然后再來進行查收!

很多公司在做完一些大型線上活動之后,都會遺留出很多社群,比如通過裂變活動拉來的報名用戶、線上課程直播吸引過來的直播用戶,因為裂變玩法的一些因素,前端都會通過預報名的一些方式來進行圈人,到達滾雪球的效應。

因為這些社群都是通過活動一次性建立,活動結束后就被認定為沒有可利用價值,再加上內部公司也不想花費更多的人力成本在上面,導致這些群淪為廣告群,垃圾群。

那么其實這種殘留的群也是可以通過后期征集群管理的方式來進行運營,放權出去,讓用戶來幫自己進行后期的管理,也能為下次做活動時作為一批種子用戶渠道基礎。

比如我曾遇到一家公司在每次做完一次大型活動之后,因為群是根據城市來進行劃分,活動結束之后,會根據活動前群里成員的活躍狀態(tài),篩選群管理種子用戶,然后進行私聊,詢問是否有興趣充當好這個角色。

而群管理如果表現好的可以成為外圍區(qū)域城市舵主,后期可以直接優(yōu)惠或免費直接參與下次活動報名,更有可能被邀請參加線下活動。

群管理成員確定好之后會建立分舵總群,平常只需要這些群管理監(jiān)管好群里面的生態(tài),讓群成員遵守群規(guī)則,并當有活動時會發(fā)布至總群,讓群管理去下發(fā),然后配合群里面的預熱氛圍。

02

我們再來拿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來做個實驗:

培訓機構線下一般是以年級又或者是大班小班來區(qū)分的,如果平移到線上,把線下每一間教室作為一個微信群,不同微信群代表著不同階段客群。而且還要涉及到每天檢查作業(yè)以及解答一些家學生的問題。

對于一些中大型機構,那么肯定會產生大量的微信班級群,如果要去照顧到每一個群里面的UGC生態(tài),肯定是精力不夠的。

這時候我們采取線上“班主任”模式來進行管理,讓原來線下授課的老師來負責管理各自的微信班級群。

然后建立班主任總群,總群只拉各群“班主任”進群。

作為社群總運營人,你只需要把所需要運營的社群動作以及指令發(fā)布在總群,然后進行公告提醒,總群各班主任看到后分別下發(fā)到各自所負責的群中即可。

其中有幾點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老師來說,肯定是沒有這塊經驗的,你需要在活動開始前給他們稍微進行一個簡單的社群培訓,包括群公告,群規(guī)則設置,群馬甲等一些培訓告知。

然后對于在總群下發(fā)的指令,需要把話術全部擬好,各“班主任”只需要復制粘貼到各自群中,這樣會比較有及時性的進行所有群活動。

另一點,所有群的群主建議是不要轉讓,如果滿40人可以給“班主任”設立群管理,因為怕個人分群“班主任”沒及時接收到總群信息,導致他的群沒有動靜,這時也需要社群總負責人每隔一段時間去排查所有群情況,可以做到及時把控。

如上我們剛剛所說的更多是由內部員工去管理的,因為有公司管理及績效考核,不需要去擔心分群負責人的建立,也不用擔心執(zhí)行力。

那么如果公司沒有人力支持,需要發(fā)展客戶來進行群管理的話,該怎么樣去尋找和說服他們來充當好這個“群管理”角色。

我見過有一家教育企業(yè),是以助教形式來進行征集的,選上助教可以返還課程所有費用,以此來激勵客戶進行競選。

另外如果課程適合的情況下,也可以開設分銷形式來進行征集,各群分銷人可以在各自的群中進行運營,所有其群內分銷金額分給其“群管理”。

如果是其他APP產品,比如APP產品用戶群,我們可以給這些群管理開設一些單獨的權限,又或者一些識別度高的東西來彰顯身份,滿足其社交需求。

這里所說的權限和身份可以比如說是APP里面的徽章,可以由公司開發(fā)這一項功能,單獨給這些有徽章的開通部分權限。

而如何去找用戶,可以從如下幾個維度去判斷哪些用戶對這個角色的意愿會更大些,像我們前面所說,比如群里面的發(fā)言,活動開始之前在群里比較活躍肯定是比較精準并且忠實的用戶,往往意向會更大些。

然后也可以從用戶對產品的使用程度或者活動興趣維度來去評選,死粉通常拒絕的可能性是會比較小。

以上所說,都是個人對于本文所述論點的一些看法以及操盤過總結下來的經驗,當然肯定還會有其它的一些玩法,每個產品以及客群不同,玩法都會有一些改變,但總的一些運營思路以及邏輯不會有太大差別。

最近聽到很多行業(yè)人員把社群運營當作成“群客服”,每天就是解答一下群里面的問題,然后拉人,發(fā)通知等一些很機械化的動作。

對于這一看法,我覺得更多在于社群運營人本人。

業(yè)內也有很多人士靠做社群實現了收入自由以及創(chuàng)辦企業(yè)。就看你自己如何去對待理解社群這一崗位。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很多傳統(tǒng)零售業(yè)都無法進行線下營業(yè),只能把所有業(yè)務平移到線上,大部分企業(yè)內部核心都將天平傾向于線上端,這也是線上社群的一次風口。

所有社群從業(yè)者都將面臨著一個統(tǒng)一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持續(xù)的通過社群幫助企業(yè)帶來營收以及用戶增長。

 

作者:劉志興 ,個人微信:lzx15581252321? 公眾號:LZX的學習筆記

本文由 @劉志興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啟發(fā)

    來自廣東 回復
  2. 請問,未來社群會變成常態(tài)嗎?我總是感覺社群很難有轉化?浪費那么多成本是不是還不如一對一的銷售呢

    回復
    1. 我和你的想法一致, 總感覺社群很難運營,而且運營不好,還會讓用戶對自己的產品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還不如一對一的銷售。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