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畫功能結構圖:中醫(yī)信息化系統(tǒng)功能結構圖分析

羅福如
3 評論 32811 瀏覽 145 收藏 10 分鐘
🔗 技术知识、行业知识、业务知识等,都是B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领域相关的知识,有助于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和评估

筆者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以中醫(yī)信息化系統(tǒng)功能結構圖為例,向我們分析了如何畫一款功能結構圖。

剛入行產品經(jīng)理的時候,大家都會把原型設計當成產品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接收到工作任務后,第一件事就是打開Axure開始畫原型、做交互。

剛入行的你,非常愿意花時間做高保真原型,以為原型畫的好,才是一個優(yōu)秀的產品經(jīng)理。

于是,辛辛苦苦做的帶交互、細節(jié)完善的原型,在實際開發(fā)中或者落地時在功能結構上面遺漏了導致推翻重做或者大改。時間浪費不說,開發(fā)對你的信任度也逐漸降低。

對于產品新人,我想很多都有這樣的煩惱:為什么辛辛苦苦做的帶交互、細節(jié)完善的原型并且很完善的產品方案,會被批評邏輯混亂、功能不清晰、設計有問題。最后不得不浪費大量時間返工。

相信掌握了“功能結構圖”的方法以后,以上問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觀。

在寫PRD、競品分析文檔中,我們常常會看到產品結構圖、產品功能結構圖或者產品信息結構圖的身影,但需要講清楚他們的定義和作用也真沒看上去那么簡單,這里作者嘗試用“中醫(yī)院信息化系統(tǒng)電子病歷模塊-功能結構圖”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特別聲明:由于篇幅和其他因素限制,本系列中所有的實例圖在完整性上有省略和簡化,僅作為舉例講解用,請讀者不要糾結圖表是否描述完整、是否有缺失模塊,主要是給讀者來告訴大家如何畫功能結構圖。

一、功能結構圖定義與作用

1. 定義

功能結構圖就是按照功能的從屬關系畫成的圖表,在該圖表中的每一個框都稱為一個功能模塊。

功能模塊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分大或細,分解得最細小功能模塊可以是一個程序中的每個處理過程,而較大的功能模塊則可能是完成某一個任務的一組程序。

用通俗的話來說,功能結構圖就是以功能模塊為類別,介紹模塊下其各功能組成的圖表。

2. 作用

產品概念設計的運用工具之一,能夠對不完全確定的設計問題或相當模糊的設計要求,以一種較為簡潔和明確的方法表示。在繪制的過程中,能夠幫助產品經(jīng)理思考并梳理產品的功能模塊及其功能組成;

梳理需求,以整體布局的方式對整個產品頁面中的功能結構形成一個直觀的認識,防止在產品需求轉化為功能需求的過程中出現(xiàn)功能模塊和功能點遺漏的現(xiàn)象。

二、功能結構圖常見誤區(qū)

我們需要需要區(qū)分功能結構與信息結構圖

例如:在其功能結構圖中許多朋友會直接用“名詞”來表示其功能點,畫圖人可能本人清楚,但看圖人就會產生疑惑:這個“名詞”到底是指提供可查看名字的功能還是可查看并修改名詞的功能。

形容一個功能點時建議多采用“動詞+名詞”的語言描述形式,這種方式不僅信息傳達更加準確而且可以避免讀者不必要的困惑。

如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就可以把“患者基本信息”改為“患者基本信息管理”或“查看并設置患者基本信息”來描述功能點。我們來看下圖這個例子

三、如何繪制功能結構圖?

在實際應用中,產品功能結構圖通常在以下2種情況下繪制:

  1. 對未完成的產品在設計階段繪制,確定產品功能結構;
  2. 對已完成的某個版本的產品繪制,用于分析并傳遞該產品的功能結構;

1. 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如何挖掘并確定功能結構圖中的主功能模塊呢?

首先主功能模塊應該是產品在完整業(yè)務流程中的各個核心功能模塊,我們可通過業(yè)務流程中所涉及到的功能需求去提煉出主功能模塊,提煉完成后再通過業(yè)務流程走查一次,看是否有遺漏的主功能模塊。

舉個例子,假設我們參與了中醫(yī)電子病歷系統(tǒng)的早期功能設計,其產品初期定位是支持電子病歷信息的采集存儲、訪問、業(yè)務接口、圍繞提高醫(yī)療質量、保障醫(yī)療安全、提高醫(yī)療效率而提供信息處理和智能化服務功能應用系統(tǒng)。分為業(yè)務功能、接口功能等。

那么其對應的核心業(yè)務可以簡化為

這樣我們就很容易得出產品設計階段臨床信息系統(tǒng)的主功能模塊,如下:

結合下面現(xiàn)有版本的微信功能結構圖對比一下,經(jīng)過上百次迭代,其主功能結構幾乎沒有發(fā)生變化,但是功能分支已經(jīng)非常的細節(jié),

記住B端產品與C端產品不同的是B端產品需要把整個功能都完善后才可以上線,因為它面臨的是用戶涌入測試,很有特別多的反饋。我們不得不佩服其功能結構的拓展性;

當通過業(yè)務流程將主功能模塊確定下來后,再根據(jù)業(yè)務需求對其進行功能的詳細設計即可,在此就不再展開了。

2. 對于已確定產品來說如何繪制功能結構圖呢?

一款不管多復雜的應用其主功能模塊的劃分數(shù)量都不能太多(5-9個為佳),一般情況下當對產品功能結構進行分析后,我們仍然會采用導航欄功能模塊作為主功能模塊然后對其下屬的功能模塊進行整理。

只有當我們認為某個次級功能模塊在業(yè)務上太過重要且產品價值較高時,我們才可以將其劃分出來作為一個單獨的主功能模塊。

嚼碎來說,當一個次級功能模塊反復出現(xiàn)在不同的導航欄功能模塊中的時候,我們專業(yè)術語叫“耦合度高的功能模塊”我們就可以考慮將其拆分出來作為主功能模塊,因為這個時候意味著這個次級功能模塊在產品的業(yè)務流程中來說十分重要,而且這也可以讓我們的產品功能結構圖更加簡潔清楚。

如上面“中醫(yī)電子病歷功能結構圖(V6.5.21)”中的搜索模塊就同時出現(xiàn)在了導航欄中的功能模塊和通訊錄功能模塊。

3. 如何確定功能結構圖中的顆粒度呢?

功能結構圖中的顆粒程度需要根據(jù)具體應用場景來定,由畫圖人根據(jù)需要自行把控即可。

比如說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功能結構的建立是設計者的設計思維由發(fā)散趨向于收斂的過程,剛開始的顆粒度一般比較大,可能僅涉及到某個功能模塊,隨著設計的不斷推進,功能結構圖的顆粒度會不斷細化,最終可以拆分至某個具體的功能操作。

這里將“系統(tǒng)管理模塊”功能模塊作了細化,僅供參考:

 

作者:Rolia,?前??挡┦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產品總監(jiān)

本文由 @pms-rolia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受用,感謝作者。

    來自廣東 回復
  2. 受用頗多,不僅是網(wǎng)上少有的講述制作B端產品功能結構的文章,并且闡明了繪制已完成/未完成產品方法的不同點,對當下的我?guī)椭艽螅?/p>

    來自四川 回復
  3. 前????

    來自安徽 回復
专题
1567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费是电商的基础功能模块之一,承担着商品运费计算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运费规则。
专题
1306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产品设计与用户的体验感息息相关,但是很多时候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会忽略掉可能影响到用户体验感的一些因素,比如一些异常状态的出现会让用户产品卸载的想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异常场景设计指南。
专题
35143人已学习22篇文章
从动效设计原则、动效工具、制作方法、标注技巧等全方位解读
专题
16683人已学习16篇文章
对于很多软件工程师来说,工作内容都与界面设计有很大的关联。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界面设计方法。
专题
20615人已学习15篇文章
AARRR模型是一个经典的增长漏斗模型。本专题的文章针对AARRR模型进行拆解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