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案例:從滴滴APP上線「老人打車」,看「老年版產品」如何設計?

4 評論 8132 瀏覽 39 收藏 9 分鐘

編輯導語:隨著銀發(fā)人群數量增大,如何針對老年人群進行合理的產品設計也漸漸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而要做到真正的適老化設計,不能僅僅針對字體等元素進行考量,還需要產品團隊拋棄流量思路,體現出設計的關懷與溫度。本文作者針對滴滴App“老人打車”功能進行了適老化產品設計分析,一起來看一下。

01

繼「滴滴老年版」小程序后,近日,滴滴APP上線了「老人叫車」頻道,集合了「一鍵叫車」和「電話叫車」兩種方式。

產品案例:從滴滴APP上線「老人打車」,看「老年版產品」如何設計?

產品案例:從滴滴APP上線「老人打車」,看「老年版產品」如何設計?

「老人叫車」頁面字體很大,頁面很簡單,適合老人查看和操作。頁面上「出發(fā)地」默認獲取當前位置,選擇好「目的地」后,會顯示預估價格,可開始叫車。

產品案例:從滴滴APP上線「老人打車」,看「老年版產品」如何設計?

電話叫車,為直接給滴滴官方打電話進行叫車服務。

最近,在國家的要求下,越來越多的移動APP,開始提供老年版或功能了。這類面向老人的產品設計,叫做「適老化」設計。

「適老化」并不是一個新概念,「適老化」在公共設施、居住環(huán)境等線下場景中,一直有應用。

公交車上老弱病殘黃色座椅,公園里的象棋桌,衛(wèi)生間的老人扶手、防滑墊,酒店廁所里的緊急呼叫電話等。

到了互聯網上,產品和應用的設計,都是針對年輕人的,都是誘惑性的,這對老年人很不友好。

比如現在很多醫(yī)院都是需要提前在線預約掛號,確實提升了整體效率,但是前提是你知道如何在APP或公眾號里操作。

不懂得操作、子女又不在身邊的老年人怎么辦呢?只能去醫(yī)院窗口掛號,雖然也能在窗口掛上號,但問診一般是按照掛號順序來的,所以老人排隊等,等到最后。

原本需要被照顧的對象,淪落為被邊緣化的群體。

還有很多APP,各種充滿誘導、欺騙的引導,讓老人使用起來迷惑不已,根本分不清哪些操作是正確的。

要么誤操作,把老人的錢扣了。要么老人無奈放棄,無處訴說。

那具體該如何進行老年版產品設計呢?這需要先分析老年群體特點。

老年群體特點主要包括:

  • 視力變差;
  • 身體機能下降,靈活性變差;
  • 沒有接觸過互聯網或接觸時間短,對網絡上東西不了解;
  • 接收新事物能力偏弱。

針對老年群體特點和滴滴「老年叫車」產品給我們的啟示,在進行老年版產品設計時,可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02

1. 思維意識上

1)「適老化」的目標是,老年人、殘障人士平等、方便、安全地獲取、交互、使用互聯網,而不是賺錢。

2)把自己的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想象成你產品的使用者,而不是想當然。一旦帶入這樣的思維和思考,「適老化」設計的產品決策,都會迎刃而解。

2. 產品設計上

1)字體放大、頁面去廣告只是第一步

很多人想到產品「適老化」適老化,就是傻大傻大的字體。

這只是最最基礎的一步。除了大字體,頁面上不要有任何廣告,老年群體很難分清楚是廣告還是功能。

產品案例:從滴滴APP上線「老人打車」,看「老年版產品」如何設計?

2)操作極簡化,能一鍵操作就一鍵操作

能語音輸入,就不打字。能默認選中,就不手動選擇。能一鍵操作,就一鍵操作。

沒有直接關系的內容,都不顯示,比如各種推薦、猜你喜歡。每頁只有一個主操作,避免干擾。做好文字提示,你習以為常的,老人家看來或都是新事物。

產品案例:從滴滴APP上線「老人打車」,看「老年版產品」如何設計?

3)結合你的業(yè)務,提供老年群體的針對性內容和服務

如果你是做資訊的,內容推薦符合老年人口味,視頻、音頻形式,就很重要。

如果你是做醫(yī)療健康的,老年人慢病管理、用藥提醒,就比較貼心。如果你是做出行的,電話預約出行就屬于基本服務。

產品案例:從滴滴APP上線「老人打車」,看「老年版產品」如何設計?

4)老人的訴求,考慮優(yōu)先處理

在一些場景下,如果是老年人發(fā)起的訴求,可優(yōu)先去處理。

比如打車,老年人去要打車去醫(yī)院,恰遇到打車難的出行高峰。是不是老人去醫(yī)院的打車訂單優(yōu)先匹配司機呢?這不是不公平,這是科技有溫度。

產品案例:從滴滴APP上線「老人打車」,看「老年版產品」如何設計?

5)提供線下操作功能

不管如何簡化界面操作,都有成本,像支付業(yè)務再怎么簡化,也需要提前綁卡等復雜操作。提供線下功能,來照顧老年人,體現了一個公司和產品的態(tài)度和溫度。

線下操作,其實是反效率、低效率的,是會增加人工或運營成本的。但是線下操作,對老年群體,不可或缺。比如,電話預約、線下支付。

產品案例:從滴滴APP上線「老人打車」,看「老年版產品」如何設計?

6)如果可以,一鍵轉發(fā)給子女,讓子女來替老人解決問題

比如支付時,轉發(fā)給子女。預約時,轉發(fā)給子女。

產品案例:從滴滴APP上線「老人打車」,看「老年版產品」如何設計?

讓子女來操作,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功能,能促進老人和子女的交流、溝通。

但是具體還是要看你的業(yè)務場景,是不是適合這樣的操作。

滴滴APP這次上線的「老人叫車」設計,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適老化」設計不是字體大、去廣告就ok了,「適老化」設計更不是表面功夫。要做到真正的「適老化」設計,需要拋棄往日的盈利、效率、流量思路,而是做到真正的以人為本。

科技高速的發(fā)展的同時,需要照顧好不那么熟悉科技、熟悉互聯網的弱勢群體,科技需要體現文人關懷,需要有溫度。

作為產品經理,需要對老人好一些,或許你的父母也正使用你做的或者別人做的APP。

這個世界,需要對老人好一些,因為終究有一天,我們也將老去。

#專欄作家#

岳老三,微信公眾號:產品筆記(ID:cpbiji),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7年產品工作經驗,前網易、陌陌高級產品經理。任何商業(yè)進化的方向是效率的提升,喜歡用產品思維挖掘事物本質。相對擅長產品分析、產品設計、邏輯思維等。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為老人設計產品真的是要站在老人的角度去思考所有的問題。

    來自浙江 回復
  2. 個人認為如何支付,如何打車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手機的定位問題,很常見的問題應該是老人不知道起點定位到了哪里,因此應該加強司機距離提醒及司機獲取用戶定位,司機到達起點以后雙方如何有效溝通問題。

    回復
    1. 這點贊同,作為年輕人有時候都搞不懂定在哪,幾乎每次都是選擇默認推薦定位,所以定位的準確性很重要

      來自廣東 回復
  3. 是的,我個人也覺得需要將各種操作建議都簡化才行,老人用戶還是有好多不會的工序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