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個策略產品實習生的總結:3種常用方法+8種基本能力

小胚芽
10 評論 10595 瀏覽 65 收藏 13 分鐘
🔗 技术知识、行业知识、业务知识等,都是B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领域相关的知识,有助于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和评估

依然清晰的記得最初接觸到“策略產品”這個詞的時候,覺得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策略”,但是我還是陰差陽錯的先后兩次進入到策略產品方向實習,第一次產品實習是在美團酒店的策略產品崗,第二次實習就是現在滴滴專車策略產品崗。

時間過的很快,現在來滴滴這邊也實習了三個月了,對比回顧一下兩次的經歷和感受,截然不同,差異很大,產生了一些淺顯的思考,希望在這里簡單記錄總結一下,請大家多多指教~

關于“策略”的理解

關于“策略”一詞的理解,如果百度的話,其實上面對“策略”有很多的解讀,我現在理解的策略簡單說就是為了實現某個目標或者功能而制定出的實現方法的集合。

招聘策略產品經理的需求方公司一般都是成熟型的公司,主要為了解決精細化運營的問題,解決百分之量級的提升問題,但無法實現成千上萬倍的擴張問題。

在美團實習的策略產品崗位是搜索方向,簡單來說,搜索方向的策略產品要做出做滿足用戶需求的搜索策略很依賴數據評估的結果,首先需要制定出有效的數據評估規(guī)則,然后要做的就是根據規(guī)則進行大量數據評估,把數據輸入到算法模型里面,然后從結果中發(fā)現問題或者抽取出新的數據特征進而調整評估規(guī)則和模型參數,使模型的搜索結果更加精細、準確。

在滴滴實習的策略產品崗位是派單方向,簡而言之解釋,派單方向的策略產品就是通過分析各種數據指標的上升和下降等的變化情況及發(fā)生變動的可能原因,指標的變動會影響到什么側,產生哪些問題,發(fā)現問題,思考解決方法,制定優(yōu)化方案。

兩種方向的對比來看,策略產品經理不管是什么方向但做出的策略都是建立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均為強數據驅動,且多數能直接帶來商業(yè)收益(或減少損失),那么策略產品崗位和數據分析崗位的區(qū)別在哪里呢?

數據分析崗位是為其他部門服務的,而策略產品的數據分析是為自己的結論服務的,所以我現在理解的“策略產品經理=數據分析+抽象問題+解決方案+項目推動+為產品的數據指標負責” 。

那么在做策略產品實習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形成一系列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考能力,并且把日常做事情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總結和沉淀下來很重要,在這里先簡單總結一下我最常用到的幾種方法。

策略工作中常用到的方法

(1)拆解法

“拆解問題”是一種很有用的策略分析方法,當你遇到一個大問題,不知如何著手來做時,那么通過把大問題進行拆分,把它變成具體的,能夠實現的可執(zhí)行多個任務,然后逐一攻破。

例如:老大讓我做的最多的是分析下應答率差的原因,當我拿到這個問題時可能感覺不知道從哪里找原因,可以把它拆解開來,先看全國范圍內哪些城市的應答率下降了,然后把問題聚焦定位到某幾個城市上,接著可以再看這幾個城市一天之中哪些時段應答率比較差,鎖定好某幾個時段,再看影響應答率的因素都有哪些。可能影響最大的就是發(fā)單量和在線司機數,對比一下發(fā)單量和在線司機數的一個月以來的波動變化情況,或者找是否是外在的原因:天氣、其他策略的上線影響等去鎖定問題原因。

(2)漏斗法

漏斗分析是一套流程式數據分析的方法,它能夠科學的反應用戶行為狀態(tài)以及從起點到終點的各個階段或者操作步驟用戶轉化率情況的重要分析模型,在日常的數據分析中主要用于產品目標的轉化或者流量的監(jiān)控。

例如:從用戶打開一個滴滴APP操作頁面,到輸入上車地點和目的地,到點擊發(fā)單的操作,漏斗能夠展現出各個階段的轉化率,通過漏斗各個環(huán)節(jié)相關數據的比較,能夠直觀的發(fā)現和說明問題所在,從而找到優(yōu)化方向。

(3)因果倒推法

因果倒推法主要用于日常工作中的查case,顧名思義,這種方法就是由結果倒推產生的原因,比如:當別人給你一個case讓查找原因時,首先我們拿到是這個問題的結果,思考產生這個結果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從這個結果產生的可能性去倒推回發(fā)生的現象和場景 ,然后思考什么情況下會出現這種場景和現象,根據推測結果借助相關工具去尋找各個可能性的具體原因。

當然做產品經理不光要注意積累一些工作方法,提升一些基本能力也同樣重要,下面的幾個點都是我在實習的過程中的切身感受。

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能力(不按重要性區(qū)分排序)

(1)執(zhí)行力

執(zhí)行力可能是作為一個實習生或者一個新人時最先要學習的基礎能力,當你在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執(zhí)行才能去推動工作或者項目往下走而不是停滯不前。

(2)溝通力

溝通能力對于產品經理來說很重要,在推動項目的過程中需要去協(xié)調各方,那么和各方不同的人打交道就需要良好有效的溝通,所謂有效就是快速的定位到問題所在之處,針對核心點去溝通,多提出自己的不同的想法和見解,在溝通的過程中衍生出副產品:交到很多前輩、朋友,同時高效的溝通也可以為自己爭取到很多資源,那么在推動項目的過程發(fā)現因為爭取到的這些資源可能效率會提升很多,當然溝通能力也和人的性格有關系。

(3)數據分析能力

數據分析不僅是做策略產品的基本能力,其他方向的產品經理同樣要具備好的數據分析能力,因為我們說服別人很多時候是需要數據說話的,這也會成為說服別人的基礎,雖然我們有BI的存在,但是因為數據分析的需求比較多,不能大大小小的需求都去找BI。

那么自己學會寫SQL,自力更生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在寫SQL的過程中也會理解很多字段的定義,了解底層的業(yè)務邏輯,同時逼著自己學會寫SQL也讓我具備一種新的工作生存技能哈哈。

(4)邏輯思維能力

做了一個關于預備役司機的需求,當時考慮邊界極限問題不全面,司機排隊、服務分等沒有考慮清楚,后來上線后就出了一系列問題,復盤思考為什么我當時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

一方面肯定是因為我經驗不足,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我邏輯思考能力出了問題,當前的相關策略沒有梳理完整,核心定位不準確,在做出決策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出現邊界問題時我們用什么兜底解決,所以邏輯思維能力也是需要逐步培養(yǎng)的。

(5)嚴謹細致能力

暫時就歸納叫做“嚴謹細致”能力吧,這個能力讓我在一次推動需求的過程中更加發(fā)現這個能力的重要性,還記得這個需求當時跟進快結束了。因為當時沒有QA測試,產品這邊也不好自測,這個需求最后是通過用戶的操作日志來測試上線情況。當RD告訴我上線后已經測試了2個用戶的日志都沒有問題,我當時不放心,自己寫SQL從數據庫后臺多拿了一些用戶的數據讓RD多測試幾個以防萬一,結果發(fā)現有用戶操作日志失敗的,后來查原因發(fā)現接口不對,再后來發(fā)現接口不對的原因是技術之前遷移過接口但是忘記通知平臺技術部了。

所以平臺技術部一直用的原來的老接口,然后技術重新梳理接口,重新開發(fā)上線。后來想想真是捏了一把冷汗,要不然可能就是以為這個需求上線沒問題了。

(6)時間管理能力

作為產品經理的話,一般每個人都是同時進行好幾個項目,那么每天的工作做好計劃,寫出當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列表,然后高效率的按時完成任務,高效產出很重要。

(7)換位思考能力

記得我入職后第一次和老大去灣流開會,老大打了一個快車,我當時馬上問到:“我們不是專車產品么?為什么要坐快車而不坐專車?自己設計的產品都不去體驗的話怎么去發(fā)現問題?”

后來答案是貧窮限制了我們體驗產品,然后我們就采用了降級產品體驗方案——多聽滴滴Voice,當時問完還覺得這個問題很傻,其實想想做產品過程中就是應該多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自己多體驗自己的產品,了解用戶的反饋,尋找用戶的痛點和真正的需求。

(8)學習思考總結能力

思考學習能力應該來說是最最最重要的能力,在我們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做很多的決策,在數據或者信息不充分的時候或者場景很復雜的情況下要去做出判斷和預測,有時候我們自己對世界事物和自我的認知限制了我們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

所以作為一個產品經理要通過學習更多的知識來彌補自己認知領域的空白,可以多讀書也可以多通過論壇等學習別人的經驗,在自己實踐經歷項目時多思考為什么,找出差異之處,最后總結沉淀下來才能積累成為經驗。

最后特別感謝老大對我的開放式培養(yǎng)及耐心指導,讓我在做需求的過程中自己有機會放手去嘗試,因為有些坑自己不跳進去過真的不知道什么地方有坑,這樣可能我經歷過的坑體會會更加深刻,這也將會成為我以后工作過程中的寶貴財富~

寄語自己,附上喬大大2句經典語錄:You only live,make it count.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本文由 @芽芽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You only live once,make it count.

    來自福建 回復
  2. 我目前也在滴滴實習,和大佬討論兩個問題:
    1.用mysql跑數據是在哪個系統(tǒng)下跑的???
    2.關于邏輯思考能力的part:你提到了 由于經驗不足而導致的思考片面的問題,我也存在這種問題,但我沒有找到一個明確的解法。所以想和你交流下,看下你有什么idea可以分享下嗎?

    來自北京 回復
    1. 巧了。我也遇到過這種因為思考不周導致的設計出問題,但是好在上線前忽然想到了該方面被我忽略掉了,進行復盤后,主要還是因為沒有把整個業(yè)務吃透以及發(fā)生的各個情況沒有考慮周全。情況有ABCD,自己只想到了ABC情況。有機會大家一起組個群交流交流也是很好的

      來自浙江 回復
    2. 好的,感謝分享

      來自浙江 回復
    3. 是的。有的時候上線前發(fā)現了,有的時候久而久之就成坑了

      來自北京 回復
    4. 是指那個模板超市嗎?

      來自北京 回復
    5. 是,模板超市里你可以自己創(chuàng)建模板,我當時就建了很多模板,別人也可以用

      來自北京 回復
    6. 太厲害了。 你是申請表權限了嗎

      來自北京 回復
    7. 來自北京 回復
    8. …..真的是太神奇了

      來自北京 回復
专题
1514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用户体验五要素包括战略层、范围层、框架层、结构层、表现层五个方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体验五要素的看法。
专题
1428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如果做小红书运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小红书流量密码。
专题
1537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产品经理的通用技能。
专题
1388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用户体验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感受。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撰写用户体验报告。
专题
1252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AI技术的出现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塑的机会,那么,当AI与社交赛道碰撞时,会讲述出怎样的故事?各家产品的表现如何?
专题
15635人已学习11篇文章
采用IPD开发流程,在初期能把各种工作问题识别出来并扼杀在摇篮中。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什么是IPD开发流程?如何应用IPD开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