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說:A/B測試實驗(實戰(zhàn)篇)
在互聯網行業(yè),A/B測試已成為優(yōu)化產品和提高用戶體驗的關鍵工具。通過對比不同的方案,我們能找出最有效的方法來提升用戶參與度和滿意度。本文將帶你了解如何設計和執(zhí)行一個成功的A/B測試實驗,幫助你像互聯網巨頭一樣思考和實施最佳實踐。
每個做用戶增長的人,可能逃過了大學實驗課,卻無法繞開工作上的A/B測試實驗課。
A/B測試實驗本質是通過控制單一變量尋找最優(yōu)解決方案。在互聯網中,其目的是快速地增加商業(yè)成功幾率。
當前互聯網巨頭Facebook、Google、字節(jié)跳動、騰訊、美團等等都非常喜愛A/B測試實驗。
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曾宣稱:
“在任何給定的時間點,都不會只有一個版本的 Facebook 在線上運行,而是有超過一萬個,我們的實驗框架能隨時發(fā)現和感知用戶最細微的行為差異?!?/p>
字節(jié)跳動的張一鳴曾表示:
“即使你有99%的把握某個名字比另一個名字更好,測一測又有什么關系呢?”
有APP工廠之稱的字節(jié)跳動,每天同時在進行的A/B測試實驗達上萬場,累計已超上百萬場次。
在互聯網巨頭們如此熱愛進行A/B測試實驗的背景下,初入互聯網行業(yè)的新人學會A/B測試實驗就顯得非常重要。接下來,我通過結合自己近期的一個A/B測試實驗,來講一講A/B測試實驗如何開展。
事情是這樣的:有個學生信息收集頁面,需要家長填寫手機號并驗證、姓名、學校、年級、班級等信息。當我們在分析頁面填寫率時,想如果分步填寫信息(降低心理壓力)、調換填寫順序(先易后難、隱私敏感度先弱后強),填寫率應該會提升。所以,我們就做了下面這組實驗。
信息填寫率提升的A/B測試實驗
01 實驗假設
假設①:學生信息分步填寫,填寫率提升2%
- 假設原因:信息一起填寫提交,用戶心理負擔大。通過分步填寫,將填寫任務分解,當用戶有過付出成本后,后續(xù)完成可能性更大(厭惡損失心理),比如在問卷收集中就會將填信息放在幾個頁面填寫;有些APP手機號驗證碼登錄時,先顯示輸入手機號,后顯示輸入驗證碼。
假設②:分步填寫順序進行調整,填寫率提升2%
- 假設原因:用戶對于首次接觸填寫信息隱私的敏感度會比較大,“手機號并驗證”隱私敏感度小于“學生姓名、學校、年級、班級”,因此先填寫手機號并驗證有利于填寫率提升。
02 實驗設計
對照組 :在一個彈窗中填寫所有信息,順序為姓名、學校、年級、班級、手機號并驗證
實驗組1:分兩個彈窗填寫:先彈窗填寫姓名、學校、年級、班級;然后自動彈窗填寫手機號并驗證
實驗組2:分兩個彈窗填寫:先彈窗填寫手機號并驗證;然后自動彈窗填寫姓名、學校、年級、班級
03 實驗指標
學生信息填寫率
04 實驗評估
- 影響所有填寫用戶
- 僅需前端修改信息提交交互,開發(fā)成本低;
- 有可借鑒經驗,成功率高
05 實驗結果
style=”text-align: center;”>(數據已脫敏處理,不涉及公司數據泄露)
06 結果分析
通過實驗組1與對照組的轉化率對比,可以看出信息分步填寫,可降低用戶心理壓力負擔,有利于用戶填寫率提升,驗證了假設①。
通過實驗組1與實驗組2的轉化率對比,可以看出信息填寫不同順序,對于用戶填寫率存在差異,但不是假設②中“隱私敏感度”原因。這里先填寫孩子“姓名、學校、年級、班級”的填寫率更高,應該是學校班主任老師發(fā)給家長填寫的場景更有信任背書,降低了家長對孩子隱私的敏感度,反而家長更容易理解需要填寫什么內容。
07 后續(xù)計劃
- 全量推進實驗組1的填寫方式。
- 尋找其它表單填寫,推行分步填寫A/B測試。
通過上述A/B測試實驗,你應該學到
- 對照組和實驗組數據結果可量化,更有說服力。
- A/B測試是一個“假設-開發(fā)-學習”閉環(huán),不斷優(yōu)化,最終尋找到最優(yōu)解決方案。
- 實驗并非一帆風順,失敗率會很高,需要我們磨煉心智,再接再厲。
- 實驗假設每一次驗證成功,也會讓你更有成就感,更有動力尋找下一個A/B測試。
- A/B測試流程
推薦閱讀:增長利器:積分商城
作者:文說靜評 微信公眾號:文說靜評
本文由 @文說靜評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