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品牌線下門店運營邏輯

陳罡Pro
0 評論 1592 瀏覽 2 收藏 8 分鐘
🔗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路径主要有四个方向:专业线、管理线、项目线和自主创业。管理线是指转向管理岗位,带一个团队..

“本地生活門店運營,關鍵邏輯解析?!?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線下門店的運營至關關乎品牌發(fā)展。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xiàn)三方共贏?

門店,是服務履約最重要的一環(huán),線上和線下獲客的目的就是通過門店完成履約,用戶在平臺購買了服務,平臺將服務給到門店,門店根據需求完成訂單服務。這是一個完整鏈路的消費場景。

以用戶的需求作為開始,商家完成服務完成終結,而平臺在這個過程中進行需求與供給的撮合,提升成交效率。

一個完整的商業(yè)行為,通常是三方受益的。

用戶花的錢有性價比,平臺賺了錢提升了成交效率,商家做好服務賺了用戶。如果多出一個角色,一定會侵蝕一方的利益,但也勢必會反彈,直到三角關系維持穩(wěn)定平衡。

這也是我經常和社群里分享說,你的使命是階段性的。

想要賺錢你一定會侵蝕商家或者平臺的利益,你一定要他們帶來價值,如果侵蝕商家的利益,那么一定是你的流量獲取效率會比商家自己做更高,能產出更大的價值;如果侵蝕平臺的利益,那么你一定是可以為平臺帶來更多的持續(xù)有產出的商家。

如果二者都做不到,那么服務商的這個角色會快速被淘汰。

我們回頭再聊門店供給,從3個方面來做分享。

1. 傳統(tǒng)商家角色的改變,他們有實體,也有線上的身份。

2. 門店覆蓋與流量成本。

3. 門店供給:存量與增量。

一、門店角色的改變

商家不僅僅是履約的主體,同時它另外一個重要的職能是線上貨架的點位,以及流量的分發(fā)口。

線上貨架怎么理解,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poi點位里面擺滿了套餐。如果我們把超市比喻成一個poi點位,超市里貨架上的產品,就是品牌或者門店的套餐。如果是連鎖,意味著這家超市在廣州或者在上海,可以設置相同的套餐。你都可以找到相同的服務,可能有些地區(qū)價格不同,做到差異化。

這是套餐的邏輯,另外一個就是流量的分發(fā)口,這種能力是建立在線下門店服務覆蓋的基礎上。

流量的背后是有著需求的人,地理位置天然能夠覆蓋一片精準的用戶,而線上流量分發(fā)通過套餐串聯(lián)門店的能力,實現(xiàn)一條視頻能夠覆蓋所有門店。提升內容的轉化效率。

通過單店覆蓋人群有天花板,所以轉化效率也勢必受到影響。

所以我們對商家的定義不能簡單理解為它只是一個線下的實體,而在線上的作用意義也更大。

二、流量成本以及門店分布

人口聚集的地方,門店分布也會密集,同時造成用戶獲取成本也會變得更高。

特別是對于低頻非剛需,通常是一個零和游戲,你流失的用戶就會成為其他門的顧客。而這種需求通常在短期內難以再次出現(xiàn)。

因此有些品類的商家只能在一二線城市獲得下來,下沉市場難以有充足的用戶需求支撐起門店的日常經營。這種品類通??蛦蝺r也會更高,下沉市場的用戶想要獲得服務只能去到有供給的城市。

但對于有些品類來說,小城獲客成本沒有那么高。如果想要和同品類競爭,可以通過下沉市場做內容生產,往一二線城市覆蓋流量。門店有區(qū)域性,但內容不分區(qū)域,來帶動一二線市場。

目前有些品牌做下沉市場,也做得有聲有色,避開競爭激烈的區(qū)域,找到自己能活下來的區(qū)域。

三、門店供給:存量市場與增量市場

品類邏輯也決定對門店采取的策略。如果是一個低頻需求的品類,整個市場會有很多中小商家,此時對于品牌來說,要快速搶占門店。第一步,讓門店進入;第二步篩選門店,提升品牌的優(yōu)質供給。

對于優(yōu)質門店加入,可以做服務對賭模式,根據多個平臺的數(shù)據來驗證區(qū)域訂單的天花板,來鎖住優(yōu)質門店。

這種模式對于新進入的品牌有很大的紅利期,對于后入的品牌挑戰(zhàn)難度會變得更大。優(yōu)質的供給被搶占之后,其他品牌要么有更強的流量支撐能力,要么有足夠的吸引的商務政策,才能吸引優(yōu)質的門店。但對于品牌的挑戰(zhàn)是,單店投入成本急劇上升,如果沒有較強的資金實力,難以跑通。

這也是為什么有些賽道目前進入一種“穩(wěn)態(tài)”,翻不動門店。感覺市場足夠大,但是就是沒有辦法讓門店數(shù)量快速增加,成為品牌增長的瓶頸。

對于高頻需求,通常標準化能力要求也更強,從服務到供應鏈,到門店管理等用規(guī)則來做制約。通常0~1的跑通系數(shù)難度很大,一旦跑通0~1,門店體系會快速放大,不受現(xiàn)有門店格局影響,通過品牌自己的能力打造一批新的門店。

你可以發(fā)現(xiàn),存量與增量門店的差別是什么,前者是前面的日子過的舒服,后面的日子過的艱難;后者是前面的日子艱難,后面的日子過得舒服。

而最底層的差別,前者的業(yè)務方式是建立在門店已經有一套盈利體系之上;而后者的盈利模式全部是依賴于品牌,只能0~1能跑通,門店可復制性就大大增強。

對于品牌,每個品類做門店供給方式千差萬別,但對門店來說,能讓門店持續(xù)盈利的才是好品牌。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陳罡Pro】,微信公眾號:【陳罡Pro】,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7361人已学习18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车载HMI设计指南,包括HMI的交互、设计、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专题
13561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私域流量是与公域流量相对的概念,本专题的文章主要通过几个核心的问题,为大家解读私域流量背后的底层逻辑。
专题
12162人已学习10篇文章
对于产品、运营人,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所需要关注的重点也不同。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运营人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专题
19510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合同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公司对合同的录入登记、审批、履约管理、监控执行、查询、统计等功能。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合同管理的设计指南。
专题
15826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B端组件的设计指南。
专题
18026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ndroid和iOS在产品、设计、交互等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