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柜開始向外賣員收費,瘋了嗎?

2 評論 3682 瀏覽 15 收藏 10 分鐘
🔗 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并协调资源推动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上周,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多地外賣柜面向騎手收取服務費引爭議”。本質(zhì)上我們點外賣就是因為不想做飯不想出去吃,所以才會叫外賣讓快遞小哥把吃的直接送到家,現(xiàn)在送到外賣柜我們自己要出去拿,騎手還得單獨繳費,原因何在?

1

這兩天不少人留言問我怎么看外賣柜開始對外賣員收費的問題。

對,你沒看錯,用戶吐槽已久的外賣柜,居然開始向外賣員收費了。

新聞是這個。

外賣柜開始向外賣員收費,瘋了嗎?

怎么說呢,作為開垮過飯店,外賣店,以及做調(diào)研的時候真的去送過外賣的人,我覺得毫不意外。

這不是平臺瘋了,這就是必然會發(fā)生的事情。

類似的事情,其實在別的行業(yè)也已經(jīng)發(fā)生過了,那就是快遞行業(yè)和驛站,他們也是直接不問你就把快遞直接丟驛站的。

外賣員把外賣丟到外賣柜,也是一樣的事情,而且會讓我更不爽,我都點外賣了,顯然是不愿意走了,我要是愿意下樓了,那干嘛不去小店呢?

但沒辦法,這都不耽誤這件事情成為必然。

為啥?

因為現(xiàn)在的外賣行業(yè),從本質(zhì)上就是一個畸形的狀態(tài)。

2

沒開玩笑啊,外賣這個行業(yè),真的是很離譜。

不信你自己想一想,拆一拆,一單外賣十幾塊到二十來塊,居然可以在40分鐘內(nèi)有專人給你送上門。

這么點錢,有專人給你送上門。

那問題來了,這條鏈路上的人,從商家到外賣員到平臺,在這個單價的情況下,能賺錢嗎?

單價就在這了,怎么分也不夠分的。

房東看笑了。

當然,國外送外賣是賺錢的,但國外讓外賣員輕松有尊嚴的送外賣背后,是消費者承擔好幾倍的價格以及更低的效率和更慢的速度,很多人上傳在國外送外賣的視頻,大家可以去多看看,那才是外賣真實的狀態(tài)。

當年沒有外賣平臺的時候,我們電話打到餐館外送,不也是很貴么?

但現(xiàn)在,我們居然可以點到一單只要十幾塊二十幾塊就可以40分鐘有專人送達,這個世界是遵守基本的物理守恒的。

那就代表,這里面一定是有人付出了代價。

3

我們再看代價和選擇。

既然價格不合理,那么為什么這樣的業(yè)態(tài)還是出現(xiàn)了?

不是因為外賣解決了大家的問題,而是因為不用外賣,只會更慘。

這不是比好比出來的,是比爛比出來的。

外賣小哥,消費者,店家,平臺,一個一個看。

外賣小哥很慘很辛苦對吧,但為什么還要送外賣,而不是進廠呢?

不是因為送外賣好,而是進廠更辛苦,外賣好歹相對自由點可以吹吹風,是不那么慘的慘。

甚至小哥們最怕的不是訂單多,而是訂單不夠多。

消費者很慘對吧,但為什么消費者不可以邁動雙腿去樓下吃呢?

為什么不自己做飯呢?畢竟食材本身都是不貴的。

不是因為外賣好,而是社畜天天被社會毒打已經(jīng)太累了,真的沒有時間精力和情緒做飯或者到處走了,只想著提前點一下外賣,抓緊吃完午睡一下或者繼續(xù)工作。

外賣的成本高,但不選外賣的時間成本和情緒成本更高。

商家很慘對吧,但為什么不直接關閉外賣業(yè)務,只做堂食呢?

不是因為外賣好,而是外賣抽傭好歹還是在你有成交的前提下在你的成交額里面抽,而房租是不論有沒有成交有沒有開張,不論刮風下雨還是哥斯拉登陸,都要交,如果沒有外賣業(yè)務頂著訂單量攤薄進貨成本以及房租成本,那是真的吃不消。

另外,商家也要和別的商家卷,自己不開外賣別的商家開,消費者的時間和錢包都是有限的,自己就完犢子了。

平臺整天喊自己慘對吧,為啥不當個人,提高價格,降低效率,尊重外賣員?

因為平臺也不止一家,平臺自己不卷,對手平臺卷,就會導致顧客流向更卷的,導致外賣員流向訂單更多的,商家流向流量更大的,除非認慫退出,不然這就是一個無限卷的游戲,當年百度外賣最體面,結(jié)果走的最快最安詳。

好了,發(fā)現(xiàn)了么,大家做出的決策不是趨于做外賣更好,而是不做外賣只會更糟,這種比爛模式還導致環(huán)環(huán)相扣,這就全都尬住了,反而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動態(tài)平衡。

對,現(xiàn)在這個畸形的狀態(tài),反而是博弈出的平衡,很魔幻吧。

4

當你看完前面之后,你就明白為什么外賣柜收費是一種必然。

因為現(xiàn)在,卡住了。

外賣平臺和商戶不敢亂漲價,漲價消費者就流失,流失就供不起這么多外賣員,最后對手就得利。

但不漲價,本來這個價格就不合理,專人40分鐘內(nèi)送達只要一單十幾塊二十幾塊,這太離譜了,現(xiàn)在怎么辦?

既然總價不能提升(一單十幾塊二十塊還有專人送,真的很難說還有啥剩余價值了,這都成油渣了),房東又不肯放松租金,那能做的就兩件事。

第一,進一步壓縮成本,全換預制菜料理包。

而且還不能是比較貴的品牌料理包,弄不好都是可疑的料理包。

然后,門店只做外賣,只用料理包,縮小面積節(jié)省房租。

現(xiàn)在很多外賣店就是這樣的,根本不做菜,只是加工料理包,嚴格來說他們不叫店。

叫廠。

用流水線模式生產(chǎn)外賣。

但光這樣,還不夠。

考慮到第一步差不多大部分外賣店都做了,也卷到頭了,那就只有第二步了。

進一步提高配送效率,壓縮顧客體驗,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而外賣柜,就是當下最有效率又最妥協(xié)的選擇。

犧牲一部分消費者體驗,達成極高的效率(我送外賣的時候,覺得最浪費時間的就是聯(lián)系用戶等用戶),讓一個外賣員可以多送好多倍,這樣即使單價又降了,甚至還要給外賣柜幾毛錢,但因為數(shù)量多了,所以總收入還能看。

至于消費者會不會因此不點外賣,說真的,外賣柜存在也有年頭了,消費者認不認早就被證實了,敢向外賣員收費,就是大部分消費者認了。

發(fā)現(xiàn)了嗎?

這這個模式,和快遞行業(yè)簡直一模一樣,一點都沒差。

外賣是一個畸形的業(yè)態(tài),巧了,快遞也是。

當前快遞的價格也是不合理的,幾塊錢(大促的時候義烏能干到1塊上下)發(fā)全國還要給你送上門,這個價格就是不合理的。

大家自己出門寄快遞的時候,看看價格,會發(fā)現(xiàn)和商戶價格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要高很多,那才是正常的價格。

但快遞漲價也不行,快遞公司如果敢漲價就要失去客戶(商戶),最后就被別家快遞給卷出局了。

但與此同時,快遞小哥也期望有更高的收入。

于是,驛站模式就來了,各種快遞驛站的出現(xiàn),讓一個小哥可以送好幾個小區(qū),直接批量往驛站丟就好了,雖然單價低了,但數(shù)量上去之后,總價還能看。

最終結(jié)果也同樣是降低用戶體驗,節(jié)約成本,并且隨你用戶投訴,畢竟用戶不是客戶(付錢的客戶是商戶),維持了一個微妙的動態(tài)平衡。

目前看,外賣也只是走到了這個階段而已。

只能說,太陽底下無新事。

特邀作者

半佛仙人,公眾號:仙人Jump、半佛仙人,公眾號“半佛仙人”主理人。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人太多,賽道太少,都擠在一起相互卷。

    來自湖北 回復
  2. 中國人就是太多了 先少個十億人下來,負責沒這么卷

    來自湖北 回復
专题
1221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升级迭代应该怎么做,以及其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
专题
1260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产品定位是一个产品面向市场前先要考虑清楚的问题,也是产品人和运营人的必备技能。什么产品为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的主要卖点或独特性是什么?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产品定位。
专题
1266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活动策划,既是脑力活,也是苦力活,因此你需要尽量把各种情况考虑到。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策划一场线下活动。
专题
1124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保险是一种保障机制,能够在遭遇意外时起到缓冲保底作用的财务工具。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互联网保险产品设计指南。
专题
36141人已学习19篇文章
新媒体运营,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