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老化智能硬件的“反直覺”設計:為什么老人更需要復雜的按鈕?(附適老化設計Checklist)

1 評論 2634 瀏覽 11 收藏 11 分鐘
🔗 B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售前演示、方案定制、合同签订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活动策划、内容运营、用户激励等

隨著老年人越來越多,各行業(yè)也在開始面向老年人設計——適老化的產(chǎn)品,開始提上日程。但不是說只是修改軟件即可,硬件的調(diào)整,以及極簡主義的沖突,都會給大家?guī)聿簧倮_。

一、被誤讀的“適老設計”:當極簡主義遭遇銀發(fā)群體

老年人要的不是簡單,而是確定!

近年來,智能硬件行業(yè)推崇“一鍵操作”的極簡設計,號稱可以讓所有用戶輕松上手。然而,這種簡化設計在老年群體中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2023年,海爾推出的“頤年”系列冰箱,采用了傳統(tǒng)的旋鈕溫控設計,搭配語音播報功能。京東的用戶評價顯示,老年用戶的誤操作率從32%降至7%。其中,“操作反饋明確”成了高頻好評詞,表明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清晰的操作反饋,而非簡化的按鈕。

設計冷知識:你知道嗎?諾基亞1110的鍵盤壽命測試達100萬次按壓,這正是適老設備需要的“抗造”基因——按鈕經(jīng)得起老年人反復操作和確認。

這一現(xiàn)象的背后,是老年人因感官衰退而導致的操作困難。視力、聽力和觸覺的退化,使得他們對設備的反饋需求更強烈。比如,老年人常常因為不確定自己是否按對了按鈕而反復點擊屏幕。這種“反饋焦慮”是他們對復雜按鈕的需求所在,物理按鈕的“咔嗒”聲和旋鈕的旋轉(zhuǎn)阻尼感,能夠幫助他們確認操作是否成功。

用戶原聲:一位72歲的受訪者坦言:“我總擔心沒按準,就像年輕時插秧怕漏了苗,得反復戳幾下屏幕才安心。”這句話深入揭示了老年人對操作確認的心理需求。

二、解剖老年用戶的“五感剝奪”困境

老年人的感官衰退使得他們對確定性反饋的需求更加迫切。

根據(jù)《中國老齡產(chǎn)業(yè)發(fā)展報告(2023)》中的數(shù)據(jù),60至70歲老年人中,43%存在圖標識別障礙(視力表測試<4.6),31%因觸覺遲鈍導致觸屏誤操作率超普通用戶2.3倍(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老齡產(chǎn)業(yè)發(fā)展報告(2023),第四章)。老年人在使用智能設備時,感官衰退會影響他們的操作體驗。

因此,設計時要考慮老年人如何感知世界。帶有聲音、震動或視覺反饋的物理按鈕,能幫助他們減少操作不確定性,提供即時的反饋。

用戶原聲:一位68歲的老人表示:“每次撥打電話,我都不確定自己是否成功,常常按了好幾次,心里總是沒底?!边@正是他們對反饋的強烈需求。

三、適老化設計的“反潮流”啟示

適老化設計并不意味著“簡化”,而是“冗余”與“確認”。

一些日本的適老化設計案例告訴我們,適老化設計并非追求極簡,而是通過冗余設計、提供多重操作路徑來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例如,松下推出的適老遙控器,保留了傳統(tǒng)的頻道數(shù)字鍵,并將按鍵間距擴大至15mm,防止誤觸。市場反饋顯示,這款遙控器的老年用戶復購率高達38%,遠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在中國,2023年海爾推出的“頤年”系列冰箱,在冷藏門上增設了一個直徑4cm的旋鈕溫控鍵,配合語音播報。京東數(shù)據(jù)顯示,老年用戶的誤操作率從32%降至7%。這項設計明確證明,冗余操作路徑和反饋設計能顯著降低老年用戶的誤操作率。

貴州某智慧養(yǎng)老試點項目中,為山區(qū)老人設計的血壓儀采用「雙按鈕+喇叭播報」設計:綠色按鈕(直徑5cm)一鍵測量,紅色按鈕(凸點觸感)重復播報,喇叭音量達90分貝(應對山區(qū)環(huán)境噪音)。

上線半年后,老人自主檢測率從11%提升至67%,驗證了“強反饋設計”在低數(shù)字素養(yǎng)群體中的普適性。該項目體現(xiàn)了適老化設計在不同地域的差異化需求,特別是在農(nóng)村地區(qū),由于基礎設施和教育水平的差距,設計應更加注重反饋的清晰度和操作的簡便性。

某智能手環(huán)廠商對比兩種適老方案:

實驗證明:物理反饋設計可降低76%的操作失誤。此數(shù)據(jù)明確指出,帶有物理反饋和語音輔助的設計大大提升了老年用戶的操作準確性和滿意度,反駁了極簡觸控設計在這一群體中的適用性。

可是某大廠設計師曾反駁:“加按鈕是開倒車!”——殊不知,適老化從來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設計不僅僅是為了追求時尚和簡潔,更是為了滿足用戶最基礎的需求。

四、適老化設計的“復雜化”方法論

適老化設計要通過冗余和漸進式數(shù)字化,實現(xiàn)老年人從物理世界到數(shù)字世界的平滑過渡。

適老化設計的核心在于冗余設計和漸進式數(shù)字化。冗余設計可以提供多種操作路徑,確保老年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順利操作設備。例如,智能馬桶控制可以通過物理旋鈕、遙控器、語音命令等三種方式完成。

漸進式數(shù)字化則幫助老年人逐步適應智能技術(shù),以下是推薦的逐步過渡方法:

  1. 物理主導期(1-3個月):以實體按鈕為主,確保老年人能夠快速上手,實體按鈕承載80%的核心功能。
  2. 混合過渡期(4-6個月):逐步引入輔助屏幕提示,例如按鈕的發(fā)光指引,幫助老年人理解設備的使用方法。
  3. 數(shù)字引導期(7-9個月):通過語音助手或視頻教程幫助老年人掌握設備的操作流程。
  4. 自主適應期(10-12個月):在老年人完全熟悉設備后,提供個性化設置選項,讓他們根據(jù)需求調(diào)整設備功能。

五、適老化設計Checklist

適老化設計不僅僅依賴于設計師的創(chuàng)意,更需要基于嚴格的標準進行設計。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設計要求,幫助設計師更好地為老年人群體打造適用的智能設備:

觸覺設計:按鈕的按壓力度應適中,行程最好在1.2mm以上,按鈕表面的摩擦系數(shù)應在0.4到0.6之間。按鈕按下時,發(fā)出的聲音應在60至70分貝之間,以便老年人能清晰確認操作是否成功。

視覺設計:主功能鍵的顏色對比度應達到4.5:1以上,圖標的文字高度應不少于8mm。狀態(tài)指示燈應常亮,避免使用呼吸式燈光,以確保老年人能夠看到設備的狀態(tài)。

認知設計:每個頁面的焦點不應超過三個,避免復雜的二級菜單設計。設計時應避免信息過于繁瑣,錯誤操作時應即時糾正提示,確保老年人能快速理解并做出反應。

通過這些設計參數(shù),設計師可以直接參考這些標準,確保適老產(chǎn)品在實際使用中能夠滿足老年用戶的需求,避免過于簡化或過于復雜的設計。

六、Checklist合規(guī)性增強:綁定最新行業(yè)標準

GB/T 40205-2023 新增條款:

1.緊急停止裝置需滿足“紅黃雙色+位置記憶”設計(條款6.2.4)

2.語音交互須保留方言識別功能(條款7.3.1)

3.持久化狀態(tài)指示需維持≥72小時(條款5.4.3)

這一系列標準確保適老化設計不僅滿足老年用戶的基本需求,還遵循行業(yè)的最新規(guī)定和動態(tài)。

七、在科技狂奔時等一等慢腳步

適老化設計不僅僅是對技術(shù)的適應,更是對老年群體需求的深刻洞察。

在Z世代熱衷于手勢操控和語音交互時,我們的父母依然需要那個“笨拙”的旋鈕。適老化設計不是對進步的抗拒,而是對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溫柔保護。它提醒我們,科技并不需要推翻一切,而應該在新與舊之間找到平衡,讓科技回歸人性。

說到底,適老化設計不僅僅是讓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科技的海洋中找到安全感。讓我們在未來的設計中,不僅考慮功能和效率,更要關(guān)注每一位使用者的需求,尤其是那些已經(jīng)不再年輕的人們,而科技的溫度,就藏在這種新舊交融的細節(jié)里。

本文由 @八方大爺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在Z世代追逐AR眼鏡的今天,我們更需警惕科技達爾文主義。當銀發(fā)群體反復戳按屏幕時,那不是固執(zhí),而是數(shù)字社會留給他們的最后一道確認題。適老化設計終將照見我們每個人的未來——當某天我們的手指開始顫抖,也會渴望那個讓人安心的物理旋鈕,在冰冷的科技洪流中抓住確定的溫度。

    來自青海 回復
专题
32100人已学习10篇文章
社交产品是大坑?没get到这些知识点,可能你才是个大坑。
专题
12085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消息通知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17960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签到功能是培养用户习惯的好办法。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签到功能的设计指南。
专题
48783人已学习16篇文章
看看别人家的PM是怎么做产品测试的。
专题
32134人已学习19篇文章
一个合格的购物车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专题
1451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产品的运营过程中,无论是产品、运营还是市场团队,都希望能清晰地了解用户的行为路径,通过用户行为分析,优化用户体验,实现更精准的运营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