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可執(zhí)行、可落地的年度計劃?

0 評論 2694 瀏覽 9 收藏 11 分鐘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的商业需求、痛点、预算、决策流程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个人需求

1月份就快過去了,你的年度計劃完成了嗎?很多人,年初定下的計劃常常完不成,這是為什么?該如何做可執(zhí)行、可落地的年度計劃?本文對此進行解析,一起來看看吧。

2024年1月份馬上就要結束了,你的年度計劃完成了嗎?有的小伙伴肯定會說,現(xiàn)在提年度計劃太晚了吧。聽我說:有人的新年計劃沒堅持到2月就放棄了!不信?有數(shù)據為證!

斯克蘭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諾克羅斯及其同事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制定了新年計劃的人中,有28%的人僅僅堅持了一周便宣告放棄,不到一半的人(44.8%)能堅持半年,只有8%的人堅持到了最后。
無獨有偶,美國的一家公司也曾調研了15000多人,發(fā)現(xiàn)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新年計劃甚至都沒堅持到2月!

所以,年度計劃泡湯,其實是常態(tài)!

一、為什么你的計劃總是完不成?

《只管去做》這本書中提出,大部分人年度計劃實現(xiàn)不了,因為四個字:假、大、空、全。

  1. 假:目標不是發(fā)自內心的,而是一時激情。
  2. 大:目標超出能力范圍。
  3. 空:寫下了目標,但沒有落實到計劃細節(jié)。
  4. 全:貪多求全

這些原因總結下來是不是都有點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我再補充一個令人尷尬的原因:忘記了。許多小伙伴計劃定下之后,就沒看過,到年底一看都沒完成。

年年都堅持完成不了自己定的目標,很多人覺得無所謂,但長期養(yǎng)成“失信于自己”的心理習慣,人慢慢就會對自己是否能完成一件有挑戰(zhàn)性事情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影響自己成事的信心,最后自命不凡而又碌碌無為。

就像《山月記》里李征最后一事無成發(fā)出的感慨: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卻又半信自己是塊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于是我漸漸地脫離凡塵,疏遠世人,結果便是一任憤懣與羞恨日益助長內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二、如何高效完成你的目標?

目標是為了實現(xiàn)才定下來的,既然有了目標,實現(xiàn)目標的方法就很重要!

第一步:把愿景孵化為具體的年度目標

如果你的年度計劃還沒做,推薦你使用曼陀羅九宮格幫你制定年度目標。

曼陀羅計劃表——OW64計劃表,也稱九宮格計劃表,是一種用于描繪整體目標和行動方案的實用工具。 它以大目標為核心,分為9個區(qū)域,圍繞在大目標旁邊的是拆解后的8個小目標,最外一層,是小目標衍生出的具體行動事項,共九九八十一個小格子,宛如人的思考、想法的漩渦,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huán),這是一種可通達人類心理核心的思考方式,是絕妙的發(fā)散思考和目標管理的工具!

曼陀羅計劃表可以幫助將原來抽象的目標變得具體而縝密,可視化的計劃表可以讓目標的實現(xiàn)路徑更加清晰,小的執(zhí)行目標和細節(jié)一覽無余,提高行動力的同時,還能疏解焦慮的情緒,更加有的放矢的掌控自己的生活。

第二步:檢查年度目標是否符合SMART原則

SMART原則表示:目標必須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達到的、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的、有明確的時間期限的。

舉個工作場景中的例子。

王剛是某公司物流部負責人,小李是團隊里的一名發(fā)貨員。在王剛為小李定制的目標中,有這樣一條:要優(yōu)化客戶服務。你是否能借助 SMART 原則,幫助王剛優(yōu)化他的目標設計?

  • S,目標具體:我們可以把王剛給小李設定的目標優(yōu)化成降低客戶投訴率,就比剛才說得要清晰、具體很多。
  • M,可衡量:我們可以要求小李將客戶投訴率從 15%降低到 10%以下。
  • A,行動導向:小李可以通過正確匹配產品和產品數(shù)量,仔細檢查產品質量等方式降低客戶投訴率。
  • R,相關性:小李還可以學習溝通能力方面的課程,因為溝通能力與小李的工作內容有一定的相關性。比如,他需要加強和市場部的溝通,做好發(fā)貨先后順序的協(xié)調。
  • T,及時性:我們可以要求小李在一個月內將客戶投訴率降低至 10%。

除此之外,我再補充5點:

  1. 前提條件:定計劃你必須是認真的、下定決心的,不要跟風。
  2. 目標數(shù)量:目標不宜多,3個不能再多了。目標要明確,方向要清晰,不要貪多,不然消化不了。
  3. 目標量化:目標量化、細化到季度、月、周。只立一個大的方向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必須讓目標清晰,把大目標分解成無數(shù)個小目標。
  4. 定期復盤:定期復盤一下目標的完成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適時調整節(jié)奏,這個特別重要。
  5. 執(zhí)行輔助工具:工具在手,高效我有,通過工具的輔助,可以擺脫拖延,目標會更容易實現(xiàn)。

第三步:運用項目管理計劃法

把年度計劃分為項目和習慣兩類,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計劃。項目類的可以制作甘特圖,習慣類的可以用習慣打卡表進行跟蹤。

1、甘特圖管理項目

甘特圖又稱為橫道圖、條狀圖,是項目/任務管理中非常常用的一種圖表類型,通過活動列表和時間刻度表示出特定項目的順序與持續(xù)時間,非常適合二次優(yōu)化我們的長期計劃,通過對甘特圖的運用將中長期的目標切割成一個個可控性更強的短期計劃,從而讓計劃落地,提高行動的效率。

甘特圖通??梢砸谎劭闯鲆韵滦畔ⅲ?/p>

  • 每個計劃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 一個人在一段時間有哪些任務
  • 哪些任務可以同時做
  • 每個人任務完成多少,還剩多少
  • 任務之間是否互相依賴,如果互相依賴的話,要保證前一個任務按時或提前完成,不然會影響之后任務的進度。

所有計劃的進度一目了然,一張圖就能掌控全局。

2、用習慣完成目標

“一個人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

很多時候,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往往不是誰懂的道理多,而是誰擁有好習慣。好習慣,在日復一日中讓人發(fā)生改變。早睡早起的人,能收獲好氣色和好身體;熱愛讀書的人,會獲得更多的知識與感悟;持續(xù)學習的人,會觸及更大更豐富的世界。

一個習慣由3部分組成:觸發(fā)機制、慣常行為和獎勵。這3個要素不斷循環(huán),就形成了習慣。

比如每天早上醒來玩手機的習慣。

  • 觸發(fā)機制:鬧鈴響起
  • 慣常行為:伸手拿手機,打開微信或短視頻
  • 獎勵:有一種和世界產生鏈接,了解天下大事的滿足感

想要改變或建立一個好習慣,也是從這3個要素入手,先設置一個對自己有吸引力的獎勵,然后從一個情景化的觸發(fā)機制出發(fā),要求自己不斷重復相應的動作,直到這個循環(huán)變成一個無意識的無痛行為為止。

比如,我想養(yǎng)成早起的習慣,在鬧鐘響之后,我會把伸手拿手機打開微信的行為改成立刻穿衣服起床,然后獎勵自己一頓豐盛的早餐。

在養(yǎng)成好習慣這個持久的過程中,真正要依靠的不是意志力和自控力,而是不用思考就直接去做的下意識行為。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把壞習慣慢慢調整、改變成為好習慣,那種重新找回對生活主動權的感覺,真的很棒。

本文由 @觀察月亮的小白羊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33302人已学习23篇文章
产品经理,除了会写竞品分析,还要会写产品分析。
专题
35145人已学习22篇文章
从动效设计原则、动效工具、制作方法、标注技巧等全方位解读
专题
46162人已学习20篇文章
这些APP设计的细节和规范你都掌握了吗?
专题
13272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各种大模型和AI绘画的产品层出不穷,在各行业也在尝试进行应用。在这个阶段,AIGC能实现些什么?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IGC的应用。
专题
1307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挖掘数据。
专题
1470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协同办公场景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协同办公产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协同办公产品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