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種分析思維模型之:網絡思維
本文將深入探討網絡思維模型,揭示其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的獨特價值。本文內容涵蓋網絡思維的定義、應用場景以及如何培養(yǎng)這種思維模式,引導閱讀者深入理解并實踐網絡思維,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著名詩人北島寫過一首名為《生活》的詩,其內容只有一個字:網。
如今,我們生活在網絡時代,每天都在接觸各種各樣的網絡和思維模型。下面介紹 100 種分析思維模型的第 77 種:網絡思維,它能幫助我們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一、為什么學習網絡思維?
查理·芒格說:要想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你必須擁有多個模型。而且,你必須將你的經驗,無論是間接的,還是直接的,都放到構成這些模型的網格上。
在快速變化的環(huán)境中,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可能不再適用,你需要從網絡思維中找到答案。網絡思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幫助我們拓展思維的邊界,進而更好地理解系統(tǒng)的結構和動態(tài)變化,并在不確定性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通過學習網絡思維,你將會用網絡化的方式來看待事物,從而發(fā)現事物背后的模式和規(guī)律,找到新的關聯(lián)和可能性,因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復雜問題。
總之,網絡思維是一種強大的思維工具,可以為我們提供新的視角和洞察,幫助我們發(fā)現機會和不斷創(chuàng)新,讓思考變得更加有效。
二、什么是網絡思維
網絡是由點和線連接而成,通常用網狀的圖形來表示。下面是幾種比較常見的網絡結構:隨機網絡、地理網絡、冪律網絡和小世界網絡。
網絡幾乎無處不在,包括:神經網絡、交通網絡、貿易網絡、互聯(lián)網、關系網、電網……大腦約有 1000 億個腦細胞,每個腦細胞與同其他 10000 個腦細胞相互聯(lián)系,組成一個精密的網絡,控制著人們的言行舉止。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馬修·杰克遜在《人類網絡》這本書中說:人類社會從來都是網絡結構的,你的網絡,就是你的命運。
網絡就像一個放大器,會快速放大事物的特點。比如,病毒和謠言的傳播速度可能非??欤且驗槿伺c人之間組成了一張關系網,一傳十,十傳百,數量可能呈現指數級的上升趨勢。要想減緩病毒和謠言的傳播速度,就要想辦法切斷網絡的連接,把關鍵的大節(jié)點從網絡中剔除出去。
網絡思維是基于網絡的思考方式,通過節(jié)點和線段的連接來表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節(jié)點可以代表各種事物或概念,而線段則表示它們之間的關聯(lián)。網絡思維強調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的思考,需要考慮網絡中各個節(jié)點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關系,而不是僅僅關注個體或局部的問題。
三、怎么運用網絡思維?
網絡思維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包括:人工智能、社會科學、商業(yè)分析等。在人工智能領域,神經網絡是深度學習中的一種數學模型,它主要是通過神經元節(jié)點之間的相互連接來處理信息,包括輸入層、隱含層和輸出層。
在社交網絡中,網絡思維常用于研究人際關系、信息傳播和社群結構等,評估社交網絡的影響力,提升社交媒體營銷的效果。那些擁有更多連接的節(jié)點,通常擁有更大的影響力?!溉扰笥选箤€人成長可能非常重要,因為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數量非常龐大,他們可能成為你的新朋友,給你提供新的信息和工作機會。
「誰認識你」比「你認識誰」更重要。認識和需要你的人越多,你越是不可替代,你就越重要,你的價值也就越大。
在拓展人脈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人脈的數量,更要考慮到人脈的質量,去結交那些更有價值的人,會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有人總結說:「一是自己得行,二是得有人說你行,三是說你行的人得行」。
高手在換工作的時候,通常會先通過弱關系,盡可能獲取更多的信息,再利用強關系,產生足夠大的影響力,最終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在職場中,那些能連接不同部門、不同公司、不同行業(yè)的人,通常都有更大的價值和影響力,未來可能獲得更好的發(fā)展?,F代社會的競爭,往往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斗,而是網絡之間的激烈較量。
在商業(yè)分析中,網絡思維可以用來優(yōu)化供應鏈、市場關系和客戶互動等,找到物流網絡中的瓶頸,提高運行效率和降低成本。假如你想推廣一個新的產品,可以運用網絡思維,找到人際關系網絡中的關鍵節(jié)點,借助他們的影響力,提高產品的銷量。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也可以運用網絡思維,去解決一些現實的難題。比如,在 18 世紀的哥尼斯堡城,其中有 7 座橋,當時民間流行一個謎題:能否不重復地走遍所有 7 座橋?
1736 年,著名數學家歐拉解開了這道謎題,他把陸地和島嶼看作是網絡中的點,而把橋看作是連接各點的線,并忽略地圖中不重要的細節(jié)。
于是,歐拉運用網絡思維,把「七橋問題」簡化為「一筆畫問題」,成功證明此題無解,并因此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數學分支:圖論。人體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復雜的網絡系統(tǒng),不同的組織通過血管和神經連接起來。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運用網絡思維,就不能簡單地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而要全盤考慮問題。
在學習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利用網絡思維,把線性的文字還原成網狀的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圖譜,形成結構化的知識網絡,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識的脈絡。
有些軟件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飛書文檔中,通過引用其他文檔,就能生成網絡形式的文檔關系圖。
如今網絡資源非常豐富,你只要找到一個關鍵的網絡節(jié)點,就可以順藤摸瓜,找到更多的相關資源,不斷深挖下去,你也能成為某個細分領域的專家。
你在一個領域取得的成就,主要取決于各種知識交織而成的一張網,而不是一個個孤零零的知識點。一些算法推薦的碎片化知識,難以填補知識體系的空白,也難以提升自己的思維和認知,甚至反而讓我們陷入到信息繭房中,讓我們的視野變得狹隘,無法鍛煉和擴展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想讓自己的思想變得更深刻,你需要找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結,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網絡和知識體系。
四、最后的話
通過學習和應用網絡思維,你將會更好地理解復雜現象,提高推理、解釋、設計、交流、行動、預測和探索的能力,揭示數據之間的潛在聯(lián)系,從而更好地進行數據挖掘和預測分析。如果缺乏網絡思維,你可能會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處理數據的能力也會受到限制。
希望你在網絡思維的幫助下,適應互聯(lián)網時代的需求,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復雜的問題,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成為一個更加睿智的人。
公眾號:林驥,《數據化分析》作者
本文由 @林驥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