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客戶畫像地基——標簽體系

cici手記
0 評論 4396 瀏覽 7 收藏 5 分鐘
🔗 产品经理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需求转化为产品,并协调资源推动产品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其實,對于不少ToB企業(yè)的市場部而言,許多花里胡哨的標簽在剛開始時是可以舍棄的,后續(xù),企業(yè)的標簽體系可以再根據業(yè)務需求逐步完善。

客戶畫像這個概念大家都爛熟于心了,但是我看市面上scrm廠商很多還是在圍繞這個話題翻來覆去談論,也會整理出很多關于標簽的文檔。我看一些文檔,我想說對于很多TOB企業(yè)的市場部來說,一些“花里胡哨”的標簽就沒必要,或者說太精細的標簽對于初步用戶運營的市場人來說不僅增加工作量,也沒有分析意義,當然還是跟公司戰(zhàn)略相關。

舉個例子,客戶有沒有加群,客戶多少歲等對于很多tob企業(yè)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標簽體系從不是一蹴而就或者照搬他人,而是根據實際業(yè)務需求逐步完善。

TOB企業(yè)制定的標簽體系可以在私域慢慢成熟的時候逐步完善。

第一步,客戶群體

我們在服務什么樣的客戶,這個是產品在制定的時候就會考慮的問題,由高層確認。比如某saas產品面向的用戶群體是中大型企業(yè),重點行業(yè)是xxx,軟件實際使用部門是人力資源部,決策鏈也會涉及到IT、老板。

這時候大致框架出來了,標簽包括:

  • 公司行業(yè)
  • 公司規(guī)模
  • 客戶職位
  • 客戶級別

第二步,戰(zhàn)略掛鉤

前面四大類基礎標簽確認了,等到私域規(guī)模量提升,這時候就可以結合公司戰(zhàn)略去新增。

比如公司所屬省,tob公司從不會無目的隨便打單,而是每年會有重點區(qū)域開發(fā),所以這時候你記錄所屬省就是有意義的。再比如剛開始你只是標簽打到“省”,那重點城市是不是也可以觀測起來,國內城市那么多,一個一個去統(tǒng)計肯定不行,那就先把握重點市。

接著公司戰(zhàn)略又進一步明確目標企業(yè)的某部門團隊規(guī)模即軟件實際使用部門規(guī)模,那可以把團隊規(guī)模也添加上。

這幾個標簽組都是便于市場活動和sem/seo等市場產出分析,判斷是不是跟公司戰(zhàn)略規(guī)劃一致。

總結來說這一步又多了三個標簽組:

  1. 公司所屬省
  2. 公司所屬市
  3. 團隊規(guī)模

第三步,市場運營升級

市場部想靠私域產出,就需要分析私域純度。通常用戶運營人或者說sdr/mdr在客戶交流的時候會初步有對這個客戶基礎的判斷,比如是競對,是生態(tài),不是目標客戶,是目標客戶但目前無法馬上產出等等。等到每月、每季度、每年的時候就可以分析進來的客戶純度。

對此,我是專門有一個MDR標簽組,里面標簽就是我跟客戶溝通后對客戶的一個基礎判斷,也讓我能夠分析其他市場人員帶來流量質量。

當然,你也可以發(fā)散思維,比如無效客戶具體為什么無效,可以分成幾個大類,總結反饋;比如客戶偏好,因為一家公司可能有幾個產品,或有幾個模塊,這些都可以去分析。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還是要結合業(yè)務去定制標簽,不要人云亦云,標簽不在多,在于精。就像我一開始提到的那樣,拒絕花里胡哨標簽。

tob企業(yè)不像toc,有那么多玩法,我們能做的就是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

最后插一句scrm企業(yè)會說很多什么客戶路徑,來源渠道等等標簽,這種標簽基本是靠軟件實現,所以當你沒有軟件支撐的時候,還是把基礎標簽打好。scrm中的標簽本次就不多說了,有機會聊吧,看看怎么正確用起來,這也是一門學問了!

作者:cici手記,微信公眾號:cici手記

本文由 @cici手記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563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需要持续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不断更新迭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设计方法论。
专题
97265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不管你是产品、运营、设计、还是技术,流程图都是基础技能。
专题
1267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活动策划,既是脑力活,也是苦力活,因此你需要尽量把各种情况考虑到。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策划一场线下活动。
专题
1608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支付风控系统的设计指南
专题
35207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借用别人家的经典案例,来扒一扒社交电商。
专题
1313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金融产品经理需要知道的金融基础知识和产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