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這次的AI新品,主打一個“動動嘴”

DoNews
0 評論 912 瀏覽 0 收藏 13 分鐘
🔗 技术知识、行业知识、业务知识等,都是B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领域相关的知识,有助于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和评估

羅永浩的AI初創(chuàng)項目Jarvis在2025年推出了全新的軟件產(chǎn)品J1 Assistant AI助理,這款產(chǎn)品以其獨特的交互設計和功能引起了廣泛關注。本文將深入探討J1 Assistant的核心功能、用戶體驗以及它與老羅過往產(chǎn)品之間的聯(lián)系。

2025年剛開頭,科技圈又熱鬧了。1月5日,羅永浩的AI初創(chuàng)項目Jarvis悄然推出一款全新軟件產(chǎn)品:J1 Assistant AI助理。

我們先不說這家伙究竟是什么、能干什么,首先,它的體驗條件就已經(jīng)卡掉了一批人。

想要體驗這款服務,需要提前準備好一個海外手機號碼,因為國內手機暫不支持注冊。

它不僅挑環(huán)境,還挑設備,暫時僅提供Beta版本,支持三星 Galaxy S24/S23/S22 系列以及 Pixel 9/8/7 系列。(附官方鏈接:https://matter.ai/)

很多人看過官方的宣傳視頻,有人覺得J1 Assistant很像一次「TNT式」的創(chuàng)新。當年TNT作為辦公助手,因為理念太過于超前而技術水平又無法快速到位,導致產(chǎn)品早夭。

如今老羅似乎又把這個理念搬回來了,只不過這次加上了AI的元素。他多年的愿望終于初步實現(xiàn):用一句話的事兒,就解決大部分場景問題。

01.“撞臉極越”、“一股錘子味兒”

不說別的,剛看到J1 Assistant這大Logo,就有股似曾相識的感覺,它不僅和車企極越的Logo相似,甚至連首字母都是“J”。

而且從J1 Assistant官網(wǎng)展示的視頻看,整個UI界面也是一股濃濃的錘子味道,配色、排版都延續(xù)了Smartisan OS的精致,這些也許都是老羅的小心思。

左:J1 Assistant UI;右:原錘子手機UI

說回J1 Assistant本身,從展示視頻看,這款聚合型AI助理軟件共擁有五個核心功能,從左到右依次是:To Do(待辦事項)、Notes(錘子便簽加強版)、Jarvis(核心功能,自研 AI)、Chat(J1 Message 子彈短信加強版)、Search(集合搜索)。

整合在一起就是一款妥妥的效率工具,Jarvis則是核心功能,它的界面是一個音量輸入按鈕,長按便可以將語音信息傳達給短信、谷歌搜索、筆記等不同的方向。

這有點類似錘子當年的「閃念膠囊」。閃念膠囊是在2017年左右隨堅果Pro一起登場的,之所以叫“閃念”,是因為它可以幫助用戶記錄一閃而過的念頭。

任何時候,用戶只需長按Home鍵就能開始語音輸入,快速記錄下你一閃而過的每個念頭。連續(xù)記錄多條語音時,所生成的“膠囊”會自動保存,并按時間排序懸浮在屏幕邊緣。平時它們處于收起狀態(tài),不會產(chǎn)生打擾。

只不過J1 Assistant更加先進,多出一些Agent(智能體)的能力,可以通過AI自動解決整理一些問題。

比如完成一項開會的動作,需要預定會議室、發(fā)送通知、制定會議計劃、擬定會議紀要……這些原本需要多個App完成,但你只需要問J1“可以預定哪些會議室”,然后語音告訴它通知到某某同事,接下來滑動語音按鈕到短信,即可轉化成文字發(fā)送到對應的人。

會議中,你也可以利用AI大模型的搜索功能,獲得相關資料,涉及到要點內容需整理會議紀要,也可以通過語音輸入滑向Notes,形成文字內容。

官網(wǎng)還給出了3個典型的應用案例,在關于看體育比賽的流程中,當用戶用語音給出如下要求:查閱洛杉磯湖人隊本賽季剩余賽程,如果有對陣勇士隊或快船隊的比賽,請記下,以提醒我提前30分鐘收看比賽。

隨后滑向Jarvis,AI助手即可就整理出洛杉磯湖人隊在2025年1月3日開始的2024-2025賽季剩余賽程的詳細分列,并自動保存?zhèn)渥?,而且還設置了提前30分鐘收看比賽的提醒。

這便是羅永浩的設計邏輯——用戶不需要復雜的命令,只需要通過語音,J1就會理解并處理用戶請求,解決很多場景化的問題。

除了軟件產(chǎn)品,老羅這次還整了個硬件——JARVIS ONE(下圖右側),配套使用的還有左邊的那個 TWS 耳機。

沒有屏幕,乍一看像個移動硬盤。根據(jù)官網(wǎng)描述,該硬件由電池、指紋識別、Wi-Fi、麥克風和藍牙模塊組成。

官網(wǎng)顯示,在技術架構上,JARVIS ONE通過藍牙或 Wi-Fi 與加密云服務器建立連接,搭載的定制化大語言模型能夠準確理解用戶意圖并執(zhí)行相應指令。

使用場景的話,大概率是用戶需要用指紋或者什么按鍵來喚醒設備,通過語音發(fā)號施令,然后由云端的大模型來執(zhí)行任務,最后通過耳機收到反饋。

看來老羅也知道,純軟件方案難以構建足夠的競爭壁壘,JARVIS ONE的存在也許可以配合實現(xiàn)彎道超車。

02.是否再次為情懷埋單?

再來聊聊羅永浩和AI的緣分吧,其實老羅涉足AI領域挺早的,甚至算得上國內的開山鼻祖。

2018年,他高調發(fā)布了TNT工作站,一臺100%依賴語音交互的臺式電腦,定價數(shù)萬。用現(xiàn)在的視角看,TNT就是一款AI硬件,采用了觸控+語音結合的交互方式,用戶在按住屏幕之后,可以通過語音打開各種文件、應用,甚至發(fā)微博、做PPT等。

不過由于受當時AI技術的限制,一句話完成PPT的制作遺憾夭折,那句「安靜!吵到我用 TNT 了」的系列表情包反倒給互聯(lián)網(wǎng)留下深刻的記憶。

圖源:網(wǎng)絡

TNT沒成,絲毫不影響老羅繼續(xù)創(chuàng)業(yè)的心。

2022年,已經(jīng)成為“抖音一哥”的老羅突然宣布停播,并要退出所有社交平臺。他計劃在AR/VR領域大展拳腳,不僅成立了AR公司“Thin Red Line”(以下簡稱:細紅線),致力于打造智能手機之后的下一代個人計算設備平臺,而且還冠上“最后一次創(chuàng)業(yè)”的名號,聲稱10至20年內會堅持做下去。

盡管曾因錘子科技的失敗而背負巨額債務,但老羅仍然獲得了不少投資人的支持。

同年11月,細紅線科技宣布完成約5000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投后估值約為2億美元。該輪融資由美團龍珠領投,藍馳創(chuàng)投、聯(lián)想創(chuàng)投、經(jīng)緯創(chuàng)投、大疆創(chuàng)新、ATM Capital 等投資機構,黎萬強、吳泳銘等跟投。

在與《晚點LatePost》的對話中,老羅表示計劃用幾百上千人的團隊進行三五年的開發(fā),全程保持高度保密。公司硬件團隊將每年研發(fā)一款工程機,原則上僅限內部使用,直至商業(yè)化條件和整體環(huán)境成熟后再推向市場。

對羅永浩本人的看好再加上資本的加持,讓大眾拉滿對新品的期待值。2023年,細紅線AR眼鏡的第一代原型機被打造出來,但該產(chǎn)品存在過重、無法量產(chǎn)等問題,其AR系統(tǒng)則一直處于未完成的狀態(tài)。

AR本就是條燒錢的賽道,Meta為了做AR投入數(shù)百億美元,真正做成功的卻是一款功能基礎且相對低價的Ray-Ban。而細紅線團隊在巔峰時僅有150余人,與預期的千人規(guī)模相差甚遠,幾乎不可能在短期內推出一款成熟的AR眼鏡。

據(jù)刺猬公社報道,一位細紅線的早期員工透露,“由于新的AI軟件探索項目優(yōu)先級很高,占用所有的軟件開發(fā)資源,再加上本來AR底層系統(tǒng)開發(fā)經(jīng)驗就不足,需要持續(xù)攻堅,AR項目的開發(fā)就停滯了?!?/p>

與此同時科技圈突然迎來AI的爆火,AI有更廣泛的適用場景,能夠在多種形態(tài)設備上跑通,準入門檻也比AR/MR更低。老羅立馬調轉船頭,細紅線的戰(zhàn)略方向也發(fā)生了變化。

到了2024年4月,老羅自己跑到直播里說,將要發(fā)布一款神秘產(chǎn)品,新產(chǎn)品 “ 具有顛覆性、破壞式的創(chuàng)新”。如今看來,就是J1 Assistant AI助理,只不過所謂「顛覆性」、「破壞式的創(chuàng)新」,暫時還未看到。

現(xiàn)階段,谷歌 Assistant、蘋果 Siri、亞馬遜 Alexa 等巨頭早已憑借先發(fā)優(yōu)勢和強大的生態(tài)體系,成為AI領域的頭籌。國內眾多廠商也都在深探“系統(tǒng)級”AI,在功能、性能和用戶體驗上各有千秋。

老羅的AI助手,雖在交互設計上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但無論從系統(tǒng)權限還是易用度上,都顯得太初級,給人一種 “為了AI而AI” 的感覺。

更何況,細紅線在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上還不能與大廠相抗衡,要想在市場突出重圍,必須要找到自己產(chǎn)品的不可替代性,否則不免又成為另一個TNT。

撰文 | 雁? 秋 編輯 | 李信馬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作者【DoNews】,微信公眾號:【DoNews】,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909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客户服务在整个客户生命周期主线中是一项持续的互动行为。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做好客户服务设计和体验的思路。
专题
1414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析了用户运营策略的案例,为如何做用户运营策略提供了思路。
专题
32139人已学习10篇文章
社交产品是大坑?没get到这些知识点,可能你才是个大坑。
专题
12481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怎么做投放是很多运营人和品牌方的一大难题,做好投放不可缺少以下几大步骤。本专题的文章以小红书投放为例,分享了一些策略,一起来看下吧。
专题
37671人已学习22篇文章
复盘是产品经理和运营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