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草”徹底失效?2025品牌增長“高轉化拔草指南”
在2025年的品牌營銷領域,傳統的“種草”策略似乎逐漸失效,許多品牌面臨著種草筆記數量增加但轉化率卻大幅下降的困境。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一套“高轉化拔草指南”,幫助品牌在新的營銷環(huán)境中找到增長的新路徑。
一個功效護膚的主理人和我講:我們第一季度已經做了4700多篇素人種草筆記,但實際轉化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3%。我現在有點崩潰,這種提不上去的增長讓我面臨著老板很大的預期壓力。
這不是個例。去年年底,舒澤服務的個護品牌就是這樣的情況:
他們一個季度包含產品、快遞、現金等在內的綜合種草成本超過了52萬元,在小紅書、抖音、知乎、B站共找了3400名博主,產出了8700條內容。
代理商的結案報告上顯示此次推廣綜合曝光量3200萬+,互動量75萬+。
但,他的品牌實際的轉化報告卻慘不忍睹:銷量環(huán)比下降12%。
舒澤早在去年就和幾個咨詢的客戶講過:要逐漸放緩傳統種草,特別是素人種草。
因為在舒澤團隊去年第三季度的調研中,就已經發(fā)現:消費者對種草內容的信任度3年暴跌68%,92.7%的消費者表示”越推薦越懷疑”。
主要原因有三個:
- 98%的素人鋪量都采用集成式創(chuàng)作分發(fā),內容同質化嚴重,導致真實用戶產生信任衰減,甚至很多用戶出現“你說好不算,我要看多少人罵”,來通過差評驗證風險。
- 算法因低質筆記增多,而降低相關權重,影響了整個平臺對官方內容、投放內容的整體閉環(huán)流量支持。
- 競爭對手比你先看到這一點,用“你的差評+我的優(yōu)勢”公關組合拳,輕松撬走你辛辛苦苦建設且想要收割的流量。
特別是第三點,是我和很多品牌說過的:你的競爭對手花的營銷費越多,你才越好收割。品牌部燒錢種草的每一篇自嗨筆記,都在幫競品培養(yǎng)“狙擊手”。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舒澤綜合過去幾年的實操經驗、推廣平臺的研究以及各個消費品在推廣平臺的動作來看,大概有四點:
1. 差評詞庫管理與優(yōu)化,主動給你的消費者打疫苗,挖掘增長機會
我們需要主動管理負面聲量,而非被動應對。品牌營銷部門需要建立品牌專屬“差評詞庫”,涵蓋所有可能的負面搜索詞,并針對真實差評進行分層處理、運營。
怎么建立:
用抓取軟件抓取天貓、京東本品和競品的1-3星評價(我之前在《搭建輿情模塊》的文章講過);然后用AI提煉關鍵詞,將差評導入你的AI工具,生成“動詞+痛點”詞庫(如“脫妝→斑駁”“面膜→刺痛”)。
怎么分層:
A類(產品真缺陷):通過官方回應+改進計劃處理;B類(使用誤區(qū)):創(chuàng)建專屬內容解釋+教育;C類(競品引導):投放精準內容進行澄清。
我之前看到兩個特別好的案例:
一個是在電商頁首屏嵌入“恐懼解決方案”(如“怕脫妝?持妝12小時檢測報告”);一個是某品牌針對”起痘”差評關鍵詞專門制作了”為什么有人用了XX會起痘”的科普內容,轉化率提升30%以上,因為用戶感知真實度大增。
這就是運用“主動疫苗效應”,消費者看到品牌主動承認缺點反而增強可信度。
2. 搜索攔截與卡位,定向投流+SEO+創(chuàng)建語境
用戶搜索差評詞的時候,正是決策最脆弱的時刻。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技術手段搶占負面意圖關鍵詞來完成效果營銷。
怎么操作:
對“品牌名+差評/缺點/不好用”等關鍵詞投放精準內容。比如小紅書聚光投流,定向“差評詞+場景詞”(如“脫妝怎么辦”),注意CPC控制;知乎問答截流用“品牌名+差評詞”提問(如“XX面膜刺痛嗎?”),SEO優(yōu)化至TOP3。
布局“科普性內容”解釋產品局限性的原因與應對方法。比如淘寶問答優(yōu)化自問自答“本品如何解決XX問題”,嵌入實驗視頻。
創(chuàng)建“真實客觀對比測評”,展示產品優(yōu)缺點,引導結論。這個做不好很容易翻車,需要有很強的掌控力。
這個模塊,主要是利用“首因效應”和“證實偏差”,引導用戶接觸有利于品牌的解釋框架。舒澤之前幫3C、潮玩品牌實施這個策略,基本上可以從自然搜索結果75%+-的負面內容降至23%的有效正向語境/引導內容,并完成了產品營銷增長。
3. 重構對比測評,在你的場子里贏
有時候用戶需要“槍手”,而不是“銷售”。這個模塊和上一個模塊是具有延續(xù)和承接意義的,我們在這個步驟下需要主導產品對比話語權,而非逃避比較。
怎么進行:
主動制作與主要競品的對比測評內容,運用“三層法”:承認次要劣勢-強調核心優(yōu)勢-解釋取舍邏輯,設計“差異化評價體系”,引入有利于自身產品的評價維度,在你的對比語境下完成突圍。
這個其實3C、個護品類最愛用。有一個小家電品牌聯合KOL發(fā)布《10款筋膜槍拆機測評》,筆記搜索占比提升80%,天貓店轉化率也獲得了較大提升。
這里主要是利用“對比效應”和“損失規(guī)避心理”,當用戶看到產品主動展示劣勢時,反而會更相信其優(yōu)勢部分。
4. PR降權與媒體管理,打贏用戶選擇的最后一公里
這個模塊,其實很少被品牌方重視。但,舒澤作為品牌營銷負責人服務的上兩家品牌,都會比較主動去解決這個問題:系統降低負面內容權重,提升正面內容可見度,這樣可以保持品牌比較好的中正率,為消費者決策最后一公里打下比較好的基礎。
怎么操作:
定制化SEO策略搶占品牌相關負面關鍵詞;通過合法途徑或技術手段申請不實內容下架;構建真實用戶口碑矩陣,提升用戶真實反饋在搜索結果中的權重。
之前舒澤服務的潮玩品牌,通過這個模塊的綜合運營,2個月使品牌負面搜索結果可見度平均下降63%。
怎樣更高效的解決傳統種草的困境,為品牌帶來新的增長?
舒澤團隊提出并運用的“種草新范式”基本可以立體解決這個問題,包含一個決策鏈路PUSH,一個信任模型構建。
1. 覆蓋全消費決策鏈路:早期輕種草策略激發(fā)興趣——中期防御策略消除顧慮——后期用戶自傳播形成良性循環(huán)
2. 構建信任金字塔:以產品真實優(yōu)勢為基礎層;以主動展示局限和適用條件,創(chuàng)造有利語境為中間層;以解決方案和價值主張為頂層。
以上。
當所有品牌都在思考“如何讓用戶相信我們很好”時,真正的增長高手已經在思考“如何消除用戶認為我們不好的原因”。在信息過載的當下,最稀缺的不是曝光,而是信任;最有效的營銷不是說服,而是消除懷疑,這是創(chuàng)新營銷的基礎思路。
回到標題,我用“拔草”,是要讓我們主動出擊,拔掉決策路徑上的“草”,讓消費自然發(fā)生——這才是未來品牌增長的終極秘密。
本文由 @舒澤品牌手記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