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管理 | 你知道的“復購”和你不知道的“富購”

0 評論 3142 瀏覽 8 收藏 10 分鐘
🔗 产品经理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需求转化为产品,并协调资源推动产品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用戶體驗管理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日常業(yè)務中正占據(jù)愈發(fā)重要的地位,而往常,我們常依據(jù)復購率、轉化率等來作為體驗指標的展現(xiàn),那么,你有考慮過“富購率”這一指標嗎?從“復購率”到“富購率”,這中間又存在什么樣的差異?不如來看看作者的解讀。

在體驗經(jīng)濟的趨勢下,企業(yè)針對客戶體驗管理的做法和意識越來越強烈,尤其是在存量環(huán)境下的體驗創(chuàng)新和體驗驅動,更是為企業(yè)的產品和服務打開了一扇通往“新流量”的大門。

2023年,將會是企業(yè)在體驗管理方面重要轉型的一年,體驗管理的創(chuàng)新和對營銷策略的再次驅動,將引領企業(yè)和品牌在以體驗為主的方向上更加堅定地走下去。

已經(jīng)吃到“體驗驅動”甜頭的企業(yè),重點將會在提升內部的體驗管理能力方面來發(fā)力和挖掘更多的可能性,以及對體驗驅動的業(yè)務前端的指標增長變化的關注。

準備嘗試以“體驗管理”為戰(zhàn)略布局的企業(yè),重點將會在內部意識和文化的建設,以及體驗指標的設置和打通方面開展更多的行動和驗證,甚至對體驗改善帶來的價值回報(ROX)尤為重視。

說到這里,不管是什么樣的企業(yè),對“體驗”的一系列概念都不會是很清楚的,但是對于體驗作為一個工具或方法論能夠指點和驅動業(yè)務的各種增長而帶來的可能性,這就能夠使企業(yè)“眼前一亮”了。

所以,企業(yè)的根本目標不是建立一個多么傲人的體驗管理體系,而是期待怎樣能夠把體驗的改善和驅動變?yōu)槠髽I(yè)發(fā)展和增長的重要工具,實現(xiàn)營銷的最終價值和利益。

從這一點上來說,體驗指標的提升,就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衡量標準。

而且,體驗指標是否能夠與前端的業(yè)務指標打通并建立穩(wěn)定的鏈接關系和聯(lián)動效應,這就需要企業(yè)具有超強的指標研究和分析能力。

在體驗指標中,傳統(tǒng)的概念一直都是圍繞著滿意度、費力度、凈推薦值而展開的,從而還會有一些相對應的、更加細化的業(yè)務指標出現(xiàn),比如:轉化率、復購率、留存率、流失率,等等。

那“富購率”,這個比較新的指標,大家都有聽過嗎?

一、“復購”與“富購”

我們通常理解的“復購”,一直是建立在以滿意度和NPS這兩個重要體驗指標為主的業(yè)務方向上,來衡量體驗改善為業(yè)務帶來的增長可能性。

且“復購”這個動作,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來自于用戶和客戶對于產品或服務的認可、滿意以及愿意持續(xù)動作的體驗回報。

“復購”的字面意思就是指重復購買,與“留存”是同一個概念。

而“富購”就不僅僅是重復購買了。

第一次正式了解到“富購”這個詞,還是在劉勝強老師的《客戶體驗101:從戰(zhàn)略到執(zhí)行》這本書中,很自然地把富購和復購從概念上區(qū)分得非常清楚。

我也跟劉勝強老師探討過關于“富購”對于體驗指標和業(yè)務指標在體驗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的價值。

下面我就說說我的一些個人想法。

“富購”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就是購買得更多。

這個“更多”,可能是同一件產品,但更加明顯的是購買同一品牌下的多種產品或服務。

比如:原來購買了50元的單一商品,后來買了100元的多種商品。

從本質含義來理解,“富購”相當于“增購” ,但相比之下,“富購”這個叫法的內涵更豐富一些。

舉個例子,你購買過一家甜品店的某個甜品,非常好吃,之后又去買了幾次同樣的甜品。

突然有一天,你的朋友也要去那家甜品店,你會告訴她,有一種甜品非常好吃,強烈推薦。

當你的朋友去了這家甜品店,專門去尋找了你推薦的那款甜品,并且還在店員的雙重推薦下,又購買了兩款其他的甜品。買回來一嘗兩款新品,果然不錯,甚至比你推薦的那款還要好吃。

這里,你是“復購”,而你的朋友在你的推薦之下,不僅有了延續(xù)你選擇的“復購”動作,還有更多的“富購”嘗試,并得以驗證,“富購”是成功的。

對于商家來說,你的“復購”幫助他們成就了更多的“富購”。

二、當“復購率”變成了“富購率”

從產品和服務的維度,“復購”的動作是基于產品體驗和服務體驗之上的對消費主體的主觀意識和意向的預測。

從體驗指標的維度,“復購”的趨勢以及復購率的衡量邏輯,是來自于滿意度和NPS的指數(shù)變化。

而“富購”的動作和“富購率”的背后,不僅僅是用戶和客戶對于產品和服務的單一體驗感受與反饋,更重要的還有客戶體驗本身所帶來的復合型體驗感知傳遞,以及品牌體驗和員工體驗的驅動。

再來說一說上面購買甜品的例子。

基于你的復購意愿,帶給你朋友的“富購”動作,還有后續(xù)你很有可能也去購買那兩款新品的主觀判斷,這些對于甜品商家的增長,背后已經(jīng)超越了產品體驗好壞的范疇。

你的復購意愿,驅使你的朋友對這家甜品店有了導向性的認知。

你已經(jīng)成為了這家甜品品牌的推薦者,而作為你的朋友,從對你信任的角度,也會對這家甜品店的品牌信任度增強。

然后,基于你對產品的肯定和品牌的信任度,還有店員的一系列主動推薦,促成了你的朋友在“富購”行為上的意愿。

從體驗旅程的視角,包含了品牌在客戶體驗上的情感傳遞,還有品牌體驗本身的推薦度和信任度,以及品牌通過員工體驗使得員工做出的一系列主動言行,這些所有的邏輯組合在一起,“富購”的動作很自然地就發(fā)生在了被推薦者的身上,而“復購率”也很自然地變成了“富購率”。

所以,“富購率”的發(fā)生一定是有“復購”的意愿和動作為基礎,而導致“復購”發(fā)生的因素又是來自于客戶對于產品或服務的認可、滿意和主動推薦。

再從體驗本身的研究思路來看“復購率”和“富購率”的差異。

復購率,是指對體驗過程滿意后再次購買的次數(shù)。

而富購率,是對多重體驗過程的整體滿意后所發(fā)生的購買種類的數(shù)量。

復購率,是對單一產品或服務體驗后的滿意或忠誠。

而富購率,是基于對品牌下多種產品或服務的信任和認可,有點愛屋及烏的意思。

三、寫在最后

還在追求“復購”和“復購率”的企業(yè)和品牌,不如直接把精力放在如何培養(yǎng)客戶的“富購”意識和“富購率”的提升上。

在體驗驅動增長的氛圍下,單一的復購已經(jīng)不能說明品牌的客戶體驗或者產品服務體驗做得有多好,而能夠引起客戶產生濃厚的“富購”意愿,這才是企業(yè)需要去面對和思考的。

復購,可能會使你的產品需求走得長久。

但是富購,會使你品牌的創(chuàng)新之路走得越來越寬。

祝順利!

專欄作家

杠叔@體驗踐行者,微信公眾號:杠叔體驗管理,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專欄作家。體驗管理獨立咨詢師、客戶體驗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3273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各种大模型和AI绘画的产品层出不穷,在各行业也在尝试进行应用。在这个阶段,AIGC能实现些什么?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IGC的应用。
专题
36723人已学习27篇文章
作为AIGC的代表性应用之一,ChatGPT仅仅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已经突破了1亿用户。
专题
145841人已学习15篇文章
作为产品经理,你多多少少得懂点技术。
专题
1330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搜索策略产品经理必读系列。
专题
14782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文作者总结了那些踩过的坑,为大家详细的罗列出了规范的产品管理流程及规范。
专题
3682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如何让你的事件营销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