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漸變雞肋:商家累了,消費者麻了

5 評論 4010 瀏覽 7 收藏 9 分鐘

消費者在購物時越來越理性,面對雙十一也不再“瘋狂購物”,甚至開始開始“應付”雙十一。而對于中小商家,雙十一對業(yè)績增長的影響也越來越弱,但不參加又可能被平臺洗牌出局,參加與否成為一個頗為雞肋的問題。

累了,不愛了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漸顯疲態(tài)。

一份貝恩公司的消費調研樣本顯示,2022年雙十一,單從消費者參與量方面來看,預計與往年相比將有所下滑。其中,有近34%的消費者在前期反饋,預期支出在今年雙十一里會減少。

90后陳茜,參加工作后幾乎沒落下過一次雙十一,但今年情況開始改變。她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今年自己秉持的原則是“剛需消費”,只買真正需要的東西。

“和以往相比,我這次‘雙十一’基本沒有花費,去年必需品囤了太多,還沒用完之外?!标愜绫硎荆衲晟磉叺呐笥岩苍絹碓嚼硇?,大家還會互相勸導,謹慎“剁手”。

不僅消費者變得理性,開始“應付”雙十一,廣大商家尤其中小商家同樣如此。

對中小商家而言,雙十一對業(yè)績增長影響越來越弱,但不參加又可能被平臺洗牌出局,參加與否成為一個頗為雞肋的問題。

“隨著雙十一購物節(jié)進入第14個年頭,中國零售商正面對新的挑戰(zhàn)和來自外部環(huán)境的雙重壓力。”近日,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楊大坤公開表示,零售商應重新審視自己的策略,將重點從過去的打折促銷調整為培養(yǎng)加深客戶忠誠度,從而在全年保持較好的消費者活躍度。

一、不再湊單追滿減

“剁手”消費的欲望消退,應付雙十一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近日,多名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的消費者都表示,在雙十一的購物欲望逐漸降低,后者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選擇。

為象征性參加一下雙十一,今年大三的大學生小劉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原本早已打消購買念頭的她,在室友安利下,將一些必需品加入了購物車,額度在500以內,沒有超前消費。

“以前會提前研究繁瑣的規(guī)則,如何利用湊單、訂金和尾款操作達到最完美的優(yōu)惠力度,在付款的那一刻經(jīng)常膽戰(zhàn)心驚。”小劉稱,現(xiàn)在,只在購物車下單必需品,不再刻意為湊單而買東西,“狠狠限定購買的預算?!?/p>

與小劉類似,明顯感受到雙十一的刺激正在減弱的李超(化名),今年雙十一的消費也頗為“應付”。

“今年,身邊的朋友很少會談論雙十一購物的話題,甚至規(guī)則都不愿花心思了解。”李超透露,前些年,自己發(fā)現(xiàn)雙十一規(guī)則變得復雜之后,就產(chǎn)生了一些抵制的心理,漸漸便不再追求節(jié)點性消費。今年雙十一,李超僅購買了部分有明確需要的商品,并未刻意參與滿減湊單。

事實上,為提升消費者體驗,今年雙十一淘寶已修改諸多規(guī)則。例如,將購物車可裝寶貝數(shù)量上限提升至300個;升級價保服務規(guī)則,價保時間從15天延長至27天;增加物流異常訂單托管服務,主動識別并干預消費者的問題物流訂單等。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消費者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今年參與積極性不高,有種應付“消費狂歡”的感覺。

“雖然很多人都說,今年雙十一規(guī)則變簡單了,但也沒有積極參與的念頭?!崩畛毖?,這一次雙十一的消費金額沒超過1000元,感覺就像是象征性購物,有一些甚至是替父母購買的,“購物車都裝不滿,沒挑什么屬于自己的商品”。

二、“誰不想多賺點錢”

消費者消費欲望低迷,中小商家更是倍感疲憊。

11月3日,一名專做戶外用品品牌的電商運營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今年雙十一,自己主要負責淘系平臺的運營。通過目前數(shù)據(jù)來看,要完成店鋪GMV目標,難度很大。

“事實上,這一次平臺對消費者的補貼力度很大,但對商家而言,平臺補貼還是很少,特別是我們這種中小型的商家,基本都是自己貼錢在做?!痹撊耸客嘎?,多數(shù)補貼或流量扶持,還是集中于頭部商家,這些商家參與意愿可能大一些。

“我們測算了一下補貼力度,思考良久,才選擇報名參與?!?1月2日,一家主打健康食品品牌的電商運營負責人李莉(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因為其屬于區(qū)域性本土品牌,日常線上的基礎銷量并不算高,參與相應的活動,帶來的業(yè)績刺激并不明顯。

據(jù)李莉觀察,參與性高的商家,更多是頭部帶貨主播帶貨的品牌。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今年雙十一,淘寶在直播帶貨上傾注大量資源。李佳琦低調回歸,到羅永浩入駐淘寶直播,并拉來在抖音爆火的東方甄選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以及王婉霏ViVi、李誕等達人主播紛紛助陣。

李莉透露,部分品牌選擇這些熱門達人進行直播帶貨,可獲得可觀銷量,但沒有資金實力推廣的品牌,只能選擇默默參與,應付這場周年大慶,不會付出太多成本。

從期盼到應付,商家們對雙十一態(tài)度的轉變,不光因為后者本身無法帶來更多收益,也源于類似促節(jié)數(shù)量過多。

近日,多名電商業(yè)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除雙十一外,如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臺,均有各類電商節(jié)或補貼活動,各類促銷玩法復雜、多變,商家們難免出現(xiàn)疲于應對的情況。

“事實上,很多商家不喜歡雙十一,更不愿意讓利,誰不想多賺點錢,而不是保本促銷。但如果選擇不參加,銷量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店鋪排名?!鄙鲜鰳I(yè)內人士坦言,很多電商平臺是賽馬機制,中小品牌商家不得不參加,否則之后可能展現(xiàn)的機會都沒有,“一點流量都沒有。”

在此背景下,身處雙十一之中的中小商家們,最終也只能和疲乏的消費者一樣,應付了事。

作者:涂夢瑩;編輯:駱一帆

來源公眾號:19號商研社(ID:time_biz),穿透商業(yè)迷霧,回歸價值本質。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合作媒體@19號商研社 授權發(fā)布,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抬價折扣后比平常還貴,就有點過分了噢

    來自廣東 回復
  2. 其實很多都是先抬價,再借著雙十一的趨勢又降回原價,唉,都是套路,不可能不賺錢

    來自江西 回復
  3. 我是真的算累了,又是也在想商家是不是真的賺得到錢

    來自韓國 回復
  4. 確實是乏力了那些折扣游戲一個不做,做簡單的滿減最滿足

    來自韓國 回復
  5. 真的還有人會像前幾年那樣為了算那些折扣而熬夜做記錄嗎

    來自韓國 回復
专题
1523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分析报告写作指南。
专题
1496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做好竞品分析,有助于了解市场行情,精确自身产品定位,发现新的市场机会,进而制订有助于产品后续迭代发展的有效策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TO B产品如何做竞品分析。
专题
1575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路标、指示面板、箭头指引诸如此类的常见的导航,其实网络中也有很多导航指引。导航有什么用呢?导航设计又要遵循什么规范?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导航设计指南。
专题
1322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新基建”的号角,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化转型成了成了大多数企业的迫切需求。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服务数字化转型。
专题
1524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逻辑图是用图标符号、说明文字以及连接线等,形象化地表达复数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绘制逻辑图。
专题
1186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提高内部管控的效率,开始自建或引入内部管理系统来提升公司的效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企业管理系统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