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效果的三要素:達成、兌現(xiàn)、匹配

iamsujie
7 評論 8610 瀏覽 49 收藏 4 分鐘
🔗 产品经理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侧重不同的方面,从基础技能、业务深度、专业领域到战略规划和管理能力。

提高員工激勵效果的方法,當然也可以用在用戶激勵上。

激勵效果 = 達成概率 * 兌現(xiàn)概率 * 匹配概率

好了好了,如果你趕時間,看到這里就可以走了。

繼續(xù)

看我文章的同學,很多都走上或即將走上管理崗位了,從基層員工切換成管理者,挑戰(zhàn)很多,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如何有效的激勵下屬。

本來在一線做產品的時候,什么都自己搞定,滿滿的掌控感,但現(xiàn)在,必須通過激發(fā)、點燃別人來拿結果,有時候恐怕真會有一種“算了算了你走開,老子自己上吧”的感受。

這個問題的根本,無非是提升下屬的能力和意愿,能力的事兒先不說,今天說個判斷激勵(提升意愿)效果的實用方法。

激勵效果,可以用三個概率因素相乘,不妨稱作XYZ:

X——達成概率,即目標經過努力,能實現(xiàn)的概率。

我們常說,目標要是跳一跳可以夠到的,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難。有的公司開大會說個五倍十倍的目標,當場大家很興奮,回去冷靜下來一想,都覺得不靠譜,這就無效。當然,有些老板會給一個看起來夠不到的目標,但,加上一些方法的輔導,算給員工聽,也能提升達成概率,“相信”的力量很強大。

Y——兌現(xiàn)概率,即當實現(xiàn)目標,能拿到獎勵的概率。

這個取決于公司和老板過往的信用度,之前有沒有過亂承諾,又不兌現(xiàn)的劣跡。這點相對主觀 ,“是否能兌現(xiàn)”不重要,“被激勵者覺得是否能兌現(xiàn)”才是根本(聯(lián)想一下有各種附加條款的股票期權),如果員工認為老板又在“畫大餅”,不相信能真的拿到獎勵,那就毛都激勵不了。

Z——匹配概率,即激勵措施是他想要的概率。

激勵的種類很多,錢、學習機會、晉升、榮譽……每個員工的需要,其實很不一樣,給一個富二代發(fā)獎金,就不如給他成就感,團隊旅游對年輕人來說是激勵,對某些有家室的人來說可能反而是負擔,這個要提前弄清楚。

最終的激勵效果 = X*Y*Z,任何一個因素的概率低下去,都會導致最終的效果很差。

最后,把今天的知識遷移一下,給個思考題:產品運營的時候,如何用上今天提到的三要素來激勵用戶?

我先來隨便說幾句:沖頂大會的X(能答對12題,復活機制),Y(獎金提現(xiàn)的門檻),Z(現(xiàn)金,榮譽,炫耀,特殊道具)。

歡迎留言說說你的。:)

#專欄作家#

蘇杰,好產品創(chuàng)始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阿里巴巴產品經理?!度巳硕际钱a品經理》、《淘寶十年產品事》作者,七印部落發(fā)起人,期待和同學們一起,用好產品改變世界。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不就是立方體思維嗎?只有三者均勻發(fā)展才能使效果最大化!

    回復
  2. 我覺的是有偏差的。首先,達成概率與激勵效果應該是程正態(tài)分布的:達成概率很低,就沒有人愿意玩了,達成概率很高,大家最后拿到的酬賞可能就被均分了,就像全班同學90%都考98分以上,大家就會覺得好水啊。 兌換概率、匹配概率 和 激勵效果程正相關,這個沒問題。但是前提一定要加一個常量,因為這三者之間對激勵效果產生的影響不是1:1:1的關系。 所以這個公式應該是 激勵效果 = 常量 + k*(達成概率與激勵效果的正態(tài)分布曲線的y值) + m*兌換概率 + n*匹配概率 。

    來自江蘇 回復
    1. 請問大佬是搞算法的么

      來自四川 回復
    2. 贊!

      來自廣東 回復
    3. 太贊了!

      回復
  3. 我說誰寫的這么高逼格,原來是蘇杰老濕 ??

    來自江蘇 回復
专题
18075人已学习17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不少产品开始了适老化改造,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适老化的设计思路。
专题
1364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这需要你对这一行业进行细致的调研,了解当下的整体市场环境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为后续的产品规划做好准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行业调研指南。
专题
3327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一起来看看别人家是怎么做用户增长的。
专题
15271人已学习11篇文章
SWOT分析法是互联网人最常用的分析模型之一,将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SWOT分析。
专题
46171人已学习20篇文章
这些APP设计的细节和规范你都掌握了吗?
专题
1137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过渡,其交互范式也会随之从2D GUI时代转换到3D UI时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XR空间交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