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產(chǎn)品面試題:說出你生活地址半徑3公里內,哪家超市最大?
產(chǎn)品經(jīng)理面試與筆試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類似標題所示的題目,那么這類題到底是想考察什么點呢?我們又該如何回答避免踩雷呢?筆者將為大家揭曉答案。
首先,給大家看一道考察產(chǎn)品思維的題目:
這道題看起來和實際工作沒什么關系,還能通過搜索馬上給出答案,而且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也不可能有標準答案(畢竟提問的人不一定了解你的小區(qū)環(huán)境),但它仍然被用于各個大廠的面試、筆試中。
So,它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
雖然答案不唯一,面試官也不會求證答案的準確性,而且和工作也扯不上關系,但你仍然可以用產(chǎn)品思維來回答:在思考和作答過程中展現(xiàn)你的需求分析能力、執(zhí)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迭代思維等多方能力。
一、典型思維
我敢保證,每個人拿到這道題都能給出答案,這道題的答案并不難尋。我們先來看一個典型答案:
我家半徑3公里內最大的超市是沃爾瑪。
我們學校附近小商店很多,肉眼可見最大的也就一百多平米?;旧蠈W校附近2-3公里的超市,我們都溜達遍了,沒有再大的了。
沃爾瑪是去年開的,兩層,起碼頂小超市四個,肯定是最大的。
這個答案看起來沒問題吧?而且他描述的也是事實。但我可以再追問一句:你判斷最大的標準是什么?
面積+品牌。
肉眼所見沃爾瑪比其他超市大了很多,它又是個連鎖品牌,我家附近只有這一家連鎖超市,我心里默認連鎖都是大的。
這位同學找到最大的方法是依據(jù)自己對周邊配備設施的了解,這也是最常見的答題思路。這類答案可以看出求職者對身邊事物的觀察、了解程度,但這樣的回答,可能你的媽媽也可以給出來。
如果你想回答的更深入,更充分的展示你的綜合實力的話,可以思考下這道題背后的思考邏輯是什么。
二、產(chǎn)品思維
我跟你打賭,面試官對你家附近的超市根本不感興趣,他想看的是:面對一個具體的問題,你會如何去解決。我們可以這樣來思考這道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備選方案。
01 分析問題
做產(chǎn)品,一定要比旁人有更深的洞察,不能錯過任何一個信息,這道題的題干有四個關鍵詞:你家、半徑3公里、最大、超市。
要想給出一個好答案,就要先理解這四個關鍵詞分別意味著什么。
關鍵詞1:家
家=地點,地點不同答案也不同。
一線和七線城市的超市布局差距很大,一線城市三環(huán)內和六環(huán)外的布局差別也很大,沿海城市和西北城市的布局也有差距……
為什么對方不是隨便問一個地點,比如北京南站?就是為了把這道題圈到你可以解的場景:你現(xiàn)在住的地方是屬于什么類型,你最清楚。其次,基于你了解的場景去給出分析,對你也是有利的。
關鍵詞2:3公里
半徑3公里指的是你到超市的距離?還是超市送到家的距離?
根據(jù)蘇鮮生(蘇寧易購旗下)和盒馬先生(阿里巴巴旗下)對外發(fā)布的信息得知:3公里是小摩的配送生鮮的最佳距離,配送時間可控制在30分鐘-60分鐘內。這個距離內的配送不僅成本低、食材保鮮效果也好。
什么意思呢?如果包含可以送貨到家的距離,那餓了么就是你家附近最大的“超市”了。
關鍵詞3:最大
這道題最需要拉齊的信息就是如何定義「最大」:是占地面積?人流量?還是連鎖店規(guī)模?
- 最大=人流量最多?
- 最大=面積最大?
- 最大=品類最多?
- 最大=銷量最高?
- 最大=品牌價值最大?
- 最大=毛利潤最多?
- ……
還是上面這些值都達到最大,這個超市才是最大?
關鍵詞4:超市
如何定義「超市」?前面提到的餓了么算不算?京東算不算(1小時到家,前提是你所在的地方在京東生鮮達的配送范圍)?評判標準是什么?假如我們只把線下實體超市定義為超市,那么,711算不算超市?
為了方便往下走,我們把線下超市分為三類:
- 綜合超市:沃爾瑪、人人樂、家樂福
- 生鮮超市:盒馬鮮生、超市物種、蘇鮮生、7Fresh
- 24小時便利超市:711、百里臣、全家
綜合超市經(jīng)營品種全、營業(yè)面積也大;生鮮超市通常只經(jīng)營生鮮食品,營業(yè)面積偏中小型;24小時便利超市的經(jīng)驗面積是最小的。
如果居住地附近有綜合超市和生鮮超市,我們可以直接排除第三類「24小時便利超市」,然后查詢綜合超市和生鮮超市的相關信息。
02 解決問題
我們現(xiàn)在可以把上面四個關鍵問題做個假設:
- 家:深圳南山地鐵站
- 3公里:輻射7個超市
- 最大:面積最大
- 超市:線下實體超市
這里先以定義「面積最大」為示范,這種依據(jù)平米數(shù)就可以定義,不涉及公式,如果按照人流量、品類就會涉及到公式。
有人會問了:為什么品類會涉及公式呢?就是所有物品的總和啊。
那我問你:計量單位是什么?都是個嗎?是一個蒜+一個酸奶?還是一斤蒜+1箱酸奶?計算單位影響計算結果,結算結果影響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明確了三個關鍵信息,我們就可以分析問題了:南山地鐵站附近3公里面積最大的超市是哪個?前面說到一個方法:用地圖工具搜索周邊超市,然后根據(jù)「最大的公式」就能算出3公里內最大的超市。
南山地鐵站附近有7家超市,其中有4家便利超市,2家綜合超市,百度可得到以下信息:
- 人人樂學府店,營業(yè)面積約1萬平方米
- 家樂福南頭店,營業(yè)面積近5000平方米
如此,我可以得到南山地鐵站附近最大面積的超市——人人樂。
03 備選方案
產(chǎn)品經(jīng)理一定要有前瞻性。在確定了需求,確定了實現(xiàn)方法之后,還要考慮幾個問題:
- 第一:這個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 第二:是不是有更高效的方法?
- 第三:如何迭代?
與此同時,我們要給出其他的解決方案。比如,前面我們給出了一個簡單的計算方式“地圖+搜索”得出了面積最大的超市,但是,如果附近沒有大型綜合超市,都是小超市怎么辦?
所以,我們要給出幾個備選方案:
- 最簡單:搜索附近的超市,百度各自的規(guī)模,得出面積最大的超市
- 最精準:搭建一個推薦「算法」,爬取超市信息,包括評價、人流、是否品牌……各項值賦予不同的權重并相加, 取一個最高值
- 最快速:在小區(qū)找個大媽問一下,她不僅告訴你是哪家,還會告訴你為什么,買什么最劃算,和其他超市的比較
- 最科學:打電話給工商局、消防局
每個方法都是有優(yōu)劣的,我們需要排列和篩選后給出最佳的方案:
- 為了滿足當下的需求,選取最快的方案;
- 為了持續(xù)滿足這類需求,選擇最具可持續(xù)性的方案。
三、總結
今天的題不僅在考察你對生活和周邊事物的了解,也考察你的信息提取速度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最大超市的這個結果是如何來的,是調研來的,就是考驗調研能力,如果是通過工具得來,就是考驗對工具的運用能力。
當然,最關鍵的點還是在于,在不同的場景和條件下你都能給出思考和解決方案:
- 如果你在商圈,周邊有大超市,用地圖+公式是最快的;
- 如果你附近都是小商店,沒有大超市,就需要你去附近走一走,問一問老板、附近的居民。根據(jù)他們給你的數(shù)據(jù)+公式,得到最大的超市;
- 再或者你打電話問一下你附近的片警,你們附近最大的超市是哪個,都可以。
手段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怎樣快速的獲取你想要的信息」,然后經(jīng)過正確的信息分析和處理,輸出一個合理的答案。
希望今天的思路對你有所幫助
#專欄作家#
燒包鹿,微信公眾號:產(chǎn)品經(jīng)理小助理(ID:shipmya),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專欄作家。3年產(chǎn)品經(jīng)理,互聯(lián)網(wǎng)深度用戶,善于分析用戶。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這個問題能夠通過用戶不同的訴求來回答嗎? 比如我當前訴求是水果,那水果店對我來說肯定就是最大的超市,因為那里面的水果品類更全面,如果我的訴求是零食,那可能零食店就是最大的了
圖畫的真好
你好,公眾號那篇,什么是產(chǎn)品思維,的文章還能發(fā)一次嗎
約到了,另外圖太可愛啦
學…打錯
沒看內容先自己想的時候只把“最大”和“超市”當成了關鍵詞,沒想到“家”和“3公里”也是。另外我還挺好奇真的有面試出這種題嗎?感覺這個題來考察產(chǎn)品思維有點偏了 ? ?
我也覺得,但網(wǎng)友發(fā)來說是阿里的校招題??
這種問題和解答有什么意義呢
你面試有什么意義呢?
一般面試的時候最終答案的給出,是不會讓你借助地圖或者搜索工具的??
所以你需要給她一個“怎么給出答案”的思路,比如:面試官你好,我可以告訴你最大的超市是xx這是因為附近只有這一家綜合超市。但是,假如我附近都是小超市,我會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取答案……
哈哈哈我看到你啦??????
那你很厲害??
天花亂墜,紙上談兵
??
nice
我想問下,這個用什么畫的??
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