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0到1打造你的個人品牌IP?

0 評論 1786 瀏覽 18 收藏 6 分鐘

個人IP的打造或許可以為你帶來更多的收益,那么,如果個人想打造自己的品牌IP,可以怎么實踐呢?這篇文章里,作者總結了從0到1打造個人品牌IP的方案路徑,一起來看看吧。

在這個時代,個人品牌IP顯得愈來愈重要了。

環(huán)境變化的時候,公司可能會不行,產(chǎn)品可能也會不行。

唯有個人品牌IP是屹立不倒的,并且個人品牌還會隨著時間的增長,愈來愈值錢。

對于普通人來講如果能打造出個人品牌IP,收入會翻倍,人生之路將開始躍遷。

那要如何從0到1打造你的個人品牌IP呢?

第一步:垂直定位、尋找你的細分市場

做個人品牌一定要定位,而且一定要垂直定位。

垂直定位要從兩個方面去思考:

  1. 你想吸引哪些類型的用戶。
  2. 你想呈現(xiàn)什么樣的內(nèi)容。

另外還要考慮三點:

  1. 你喜歡的。
  2. 你擅長的。
  3. 離錢近的。

所以,垂直定位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只有你垂直定位,才能夠吸引到你想吸引的目標用戶。

還做好關鍵詞調研。 不要一上來就是大而全,可以選擇一個競爭沒那么大,但是還有獲利空間的市場,比如“減肥”就是一個競爭特別巨大的關鍵詞,但是“瑜伽減肥”就好很多。

第二步:找到對標對象

尋找行業(yè)內(nèi)、領域內(nèi)的對標對象是打造個人品牌的重要一環(huán)。

對標對象應該是在該賽道上非常成功的個人或企業(yè),他們的經(jīng)驗、做法我們可以去學習和借鑒。

通過模仿和借鑒他們的做法,可以加速你的成長,并從中獲得寶貴的經(jīng)驗。

第三步:分析對標對象的用戶

通過深入了解對標對象的用戶,分析他們的需求和期望。

了解目標用戶 將幫助您更好地定位自己的品牌,并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第四步:輸出內(nèi)容

通過輸出內(nèi)容、持續(xù)分享、持續(xù)利他、持續(xù)提供價值,積累自己的粉絲。

第五步:發(fā)現(xiàn)用戶的需求、痛點、待解決的問題

在打造個人品牌的過程中,了解用戶的需求和痛點至關重要。

當有了第一批的讀者或者用戶的時候,一定要和他們走的非常非常近,深度了解他們的需求,為他們解決各種問題,和他們交朋友,這些人的感受和反饋,決定你能不能繼續(xù)做大。

第六步:提供您的解決方案

在打造個人品牌的過程中,您的解決方案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

他們有什么需求、痛點、待解決的問題,你的解決方案是什么?

你的解決方案跟別人有什么不一樣,好在哪里?

第七步:思考變現(xiàn)方式

要去思考自己的變現(xiàn)方式是怎樣的。

第八步:打造一個爆品

根據(jù)目標用戶的需求、痛點、待解決的問題打造出一個爆品。

這個爆品可以是具體產(chǎn)品,也可以是虛擬產(chǎn)品,目地是迅速過濾目標用戶,當用戶購買了之后,再進到你的私域。

微信號不是人越多就價值越高,二是通過低價爆品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用戶進到你的私域。

第九步:超值交付

因為用戶是通過爆品付費來的,爆品的價格比較低,用戶會半信半疑。

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做好超值交付,讓他為你的超值交付而尖叫,從而跟你建立一個超級信任的關系。

從半信半疑到超級信任,目的是把你后端的高價產(chǎn)品銷售給他,并且讓他產(chǎn)生更多的復購。

在打造個人品牌的時候,一定要持續(xù)學習,持續(xù)提升自己的能力,要持續(xù)提升自己的認知,要加入一些相關的圈子,千萬不要閉門造車,要出去交流。

作者:老陳,公眾號:老陳的深度思考

本文由 @老陳的深度思考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2731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知识付费是内容赛道上的一块高地,有着上百亿的市场规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对知识付费的观点。
专题
1208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精细化运营、抓住老用户、提升用户复购,则将是品牌需要着重留意的地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提升复购率的N种方法。
专题
1599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数据中台是处于业务前台和技术后台的中间层。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数据中台。
专题
34417人已学习23篇文章
不懂心理学,怎么懂你的用户;不懂你的用户,又怎么做好产品的设计和运营。
专题
13497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以To G领域为例,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分享TO G产品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