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員工反感的KPI,到底問題出在哪兒?

0 評論 399 瀏覽 0 收藏 9 分鐘

在職場上,打工人最痛恨的,莫過于考核。要不是考核的壓力,很多事兒其實沒那么復雜。這篇文章,看看作者分析的KPI讓人痛恨的原因,到底在哪。

在進入今天正題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這月定的KPI,大家完成了嗎?

一說起KPI,好像除了公司老板,上到管理層,下到基層員工,沒有一個不反感的。

甚至坊間還流傳一句話“當一個公司開始追求KPI,績效管理,狼性文化和末位淘汰時,這家公司就離死不遠了”

KPI,全稱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即關鍵績效指標,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

愛它,因為相對于某些結果目標的不可估量性,KPI的可量化,可考核,會讓老板看得見“結果”;

恨他,是因為如果盲目的制定不合理的KPI,會導致員工壓力太大,團隊怨聲載道,這樣的環(huán)境下,人才流失嚴重。

有些KPI定是定了,但只是單純以老板意志為轉移,我甚至見過,明明是以量化考核為主的KPI,里面還有“價值觀”的主觀考核判定。

一個不科學,不合理的KPI,不僅會帶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對抗行為,還會導致一系列舍本逐末,互相推諉的后果出現(xiàn)。

那么,“萬惡”的KPI,是不是早該取締了?

01 當員工反感KPI,到底是在反感什么?

先說我的觀點:

當高管和基層員工都反感KPI的時候,本質上是對粗暴簡單管理目標和過程的反對,KPI定生死,完全忽略了員工工作體驗以及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熱情。

當所有的行為軌跡全部指向KPI,你會發(fā)現(xiàn),工作的意義,就剩下錢。而工作本身,應該是除了錢之外,還有附加帶來的人際交往,價值感,成就感等等等等。

早在2016年,李彥宏就曾在給員工的內(nèi)部郵件里表示:

從管理層到員工,我們對KPI的追逐使我們的價值觀被擠壓變形了,業(yè)績增長凌駕于用戶體驗,簡單經(jīng)營替代了簡單可依賴,我們與用戶漸行漸遠……

兩年之后,阿里巴巴前任CEO張勇也曾說過:

如果我們這伙人為KPI而活著,只是為了一個KPI而做事情,阿里就完了。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在座的所有組織部同事,如果每個組織部同學只是為了一個數(shù)字,一個最后的績效考評評語,阿里走不遠,也走不好……

大型企業(yè)的反思尚且如此,遑論小微企業(yè)。

KPI作為一個管理工具,以數(shù)據(jù)計量工作,一旦制定了KPI,被考核的就只能根據(jù)要求埋頭苦干,而這似乎就是它令人反感的原罪。

一個KPI單一導向一個結果,很多的崗位KPI,是由一組KPI導向結果的組合,KPI考核的單一性,很難去適配崗位工作中面臨各種突發(fā),意外且復雜的工作內(nèi)容。而如果員工的薪酬和KPI重相關,被考核的員工只有不顧一切后果追求KPI結果,最終可能忘記了自己“初心”,為企業(yè)埋下崩盤的禍根。

而這,也就是”當公司開始追求KPI,也就離死不遠了“的由來。

02 KPI本身沒錯,錯的是不會用KPI的人

還是一樣,舉個栗子。

你開了個調理養(yǎng)生館,你的產(chǎn)品類型為:單次服務項目+會員辦卡充值。門店業(yè)績主要從辦卡中來。

現(xiàn)在,為了提升業(yè)績,想要賺得更多,你需要給門店的店長/技師設置KPI,你會怎么做?

絕大部分的老板,首先想到的就是,根據(jù)業(yè)績提成。也就是把銷售額作為考核的KPI。

看起來似乎合乎邏輯,沒毛病。我們看這樣的KPI執(zhí)行下去,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所有門店的員工,都將圍繞銷售打轉。而最終,決出好壞的標準,就是看你銷售額多少。

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差評里提及到“推銷嚴重”“再也不來”的字眼增多;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新客二次到店率大幅下降,老會員不斷流失;你會發(fā)現(xiàn),9.9賠錢引流來的客戶,全成了一錘子買賣,客戶薅羊毛,技師不愿意搞……

短期內(nèi),看似業(yè)績有了不錯的增長,而代價是,你花在引流,營銷端的成本會變多,新老客戶快速觸底,門店獲取客流日益艱難。

因為暫時的短視,犧牲掉門店的長遠盈利,真的值得嗎?

那你會問了,不以銷售為KPI,那門店不賺錢,都經(jīng)營不下去,每月工資都發(fā)不出來,我還講什么長遠,說什么未來?

請注意!賺錢是個結果!而要出現(xiàn)這個結果,絕不是單一的銷售額決定!

怎么去設定一個合理的KPI,平衡這中間的關系呢?

我們換個角度,把KPI定為復購率試試。把薪酬,從賣出了多少提多少換成多少客戶復購獎勵多少試試?

按這樣的KPI執(zhí)行,會發(fā)生些什么?

首先,工作重點將會從:客戶要消費多少,變成了客戶對我滿意多少。從推卡逼單,變成了服務第一!

其次,當消費者對服務真的滿意,門店復購率提升,那你會發(fā)現(xiàn),辦卡/續(xù)費是非常自然且絲滑的事情。

看起來好像舍棄了短期利益,調整了KPI導向,出現(xiàn)的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

用好了KPI,可以帶來長久的正向激勵,而拍腦袋定出的KPI,可能會弄得團隊雞飛狗跳,怨聲載道。

因此本質不是KPI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制定不合理KPI的人。

03 最后的話

想要制定出合理的KPI,需要我們深刻地去理解每個職能,每個崗位的業(yè)務。

然后抽象出業(yè)務關鍵的成功因素,拆解出每個人應該完成的KPI。

一旦對業(yè)務的底層邏輯不夠了解,或者既要又要,不舍得放棄短期利益,又想追求長期價值;在這種畸形需求的指導下,就會設置出一些讓團隊員工無法適從的KPI,陷入了KPI陷阱。

比較悲催的一個現(xiàn)實是,絕大部分的老板,沒有認真研究過KPI,只是感覺需要有個“KPI”,就拍腦袋制定各崗位的績效考核,然后逼著員工去落地執(zhí)行。

然后呢?就沒了然后。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引起這部分老板的反思。管理團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有底層的科學管理理論支撐。建議各老板們好好學學基礎的管理理論。

與你們共勉。

本文由 @言博說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