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產品用戶研究如何有效的進行:問卷調研篇
上一篇文章我們分享了海外可用性測試的方法。本文主要講述如何同時面向多個國家/地區(qū)的進行效率最大化的問卷調研?如何提高海外問卷調研結論的深度?如何將結論運用到產品的設計中?
做一款面向海外的產品時,了解目標市場用戶的產品認知、行為特點、使用習慣等至關重要。如何在較短時間內進行了解?具有“成本相對較低、用時相對較短、結論相對較快“等特點的線上問卷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
那如何同時面向6個國家/地區(qū)的進行效率最大化的問卷調研?如何提高海外問卷調研結論的深度?如何將結論運用到產品的設計中?是本文重點。
一、如何同時面向6個國家/地區(qū)的進行效率最大化的問卷調研?
1. 明確目標
在做調研前先明確好目標和目標用戶范圍,這個過程中需要多與產品等多個角色進行討論和溝通(可以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達到調研目標方向的統(tǒng)一。
經過討論,此次調研的目標是:了解目標市場用戶對已有短視頻產品的認知,挖掘用戶關心維度(例:內容、性能、拍攝體驗、社交體驗等),以便我們后續(xù)對齊這些核心部分,同時為產品發(fā)布/內容選擇做鋪墊。
2. 準備和執(zhí)行
(1)投放前——老板決策前
圍繞調研目標,進行以下討論,盡可能全面羅列出相應的點,同時也準備好向老板匯報的PPT,方便老板快速決策。討論的點包括:
- 調研市場:泰國/馬來/印尼/越南/臺灣/香港
- 投放平臺:FB / IG / JOOX/ VOOV / Local
- 目標角色:短視頻觀看者和發(fā)布者
- 目標年齡:10~30
- 調研方法:問卷調研及定量分析
- 題目數(shù)量:10道左右(2~4分鐘內搞定)
- 題目類型:選擇題(最后一個選項是其他,可以填寫)
- 每國家/地區(qū)希望回收有效份數(shù):100份
- 每國家/地區(qū)日預算:$571 | 每國家/地區(qū)總預算:$4000
(2)投放前——老板決策后
根據(jù)老板的決策結果,進行以下的工作:
1)通過郵件和WeChat等方式與多國Local溝通題目細節(jié),根據(jù)意見和建議,對問卷做微調,并將問卷轉交給翻譯側翻譯成相應國家的語言。
這里不直接讓Local翻譯并Review的主要原因是相應Local團隊的工作也比較忙,很難抽出時間進行專門跟進翻譯,所以解決方案是讓深圳翻譯團隊翻譯好,同步給Local讓其幫忙Review,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對方的工作量同時也保證質量。
當時泰國團隊正在海外團建,消息回復和Review都不是很及時,所以很多綜合因素也應該考慮進去,減少雙方的工作壓力。此次跟多個地區(qū)的Local溝通郵件滾動,達到職業(yè)生涯至今之最的90余次。
2)與此同時,同步準備相應素材(相關Banner圖片設計、FB/IG官號申請、獎品溝通、渠道聯(lián)系、預算申請)。
3)等翻譯OK后,再請Local Review,最終確認后,分別將6種語言錄入到Google form里。
目前在市面上的問卷產品相對較多,國內的有騰訊問卷、問卷星、樂調查、問卷網等,但是在多語言的處理、海外用戶使用習慣上依舊存在一些問題。我選擇用Google Form進行問卷設計,不論在多語言的顯示上,還是海外用戶品牌認知上,還有投放渠道Facebook和Instagram的鏈接跳轉上都更加符合海外用戶習慣。
4)設置好 不同選擇后題目間的跳轉,測試無誤后就可以拷貝好鏈接,可以準備在FB/IG上發(fā)布投放。
(3)正式投放
所有的準備工作結束后,根據(jù)每個國家/地區(qū)的情況,針對性的開始投放,這里一般的平臺是Facebook(公司申請的賬戶,一般個人較難申請到),根據(jù)目標,選擇好投放的人群地區(qū)、年齡、性別、收入等,然后上傳好說明文字、鏈接Banner、投放資料按照相應的格式整理好,點擊發(fā)布。
材料相應格式如下(泰國舉例):
投放平臺:FB / IG
國家/地區(qū):泰國(????????????????????????????????????)
年齡:10~30歲
鏈接: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YDxdns9XZUhz-CbCrIW26kQ6J5SOKcjL0Eb7fvj1a360FfQ/viewform
內容:????????????????????????$50???????????????????????????????????????????????
希望回收有效份數(shù):100份
日預算:$300
總預算:$2000
目前一般FB的收費是按展示收的,展示又根據(jù)市場競爭情況不同也會波動,都是實時競價,沒有固定價格,千次展示費用在$0.6~4.1之間,單次鏈接點擊費用在$0.05~3.4之間。所以一個地區(qū)達收回100份有效問卷,大概的費用在$800~1000之間。
(4)結束投放
當回收到目標數(shù)量時,就立刻關閉該國家/地區(qū)問卷訪問,在Google Form也關閉“接受回復”,這樣回收的結果就不再變化,方便統(tǒng)計和分析。
二、如何提高調研結論的深度?
回收的有效問卷數(shù)量到預期時,及時對每個國家/地區(qū)的所有題目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整理(一般問卷工具會默認統(tǒng)計好單個國家/地區(qū)的相關結果數(shù)據(jù),但手動二次分析和整理也是必要的),同時針對重點題目進行多維度交叉深度分析,可以挖掘到更深更有價值的結論。
1. 多地區(qū)的橫向分析
因為6個國家/地區(qū)的題目基本一致(部分細節(jié)有所不同),所以針對單個題目進行橫向分析,可以非常直觀看到不同地區(qū)用戶行為差異化特點。
這里舉個例子:你使過下面哪些短視頻APP?最后不同用戶的選擇是結果是印尼/香港/越南/臺灣Tik Tok占比最大,而馬來Musical.ly占比最大,泰國Like占比最大。通過這樣的橫向對比直觀看出差異。
2. 單地區(qū)的縱向分析
單地區(qū)題目縱向分析,可以更加直觀且多維度的了解當?shù)赜脩舻男袨樘攸c。這里舉個例子,“不發(fā)視頻原因”和“假如要用這些app發(fā)視頻,那些點會吸引你”這縱向分析的結果會更加具有針對性。
3. 多/單地區(qū)的交叉分析
多/單地區(qū)的交叉分析可以提高調研結論的深度,可以針對某個特定點從多維度出發(fā),導出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深度分析,得出結論。
再拿剛才的舉例,比如不發(fā)短視頻原因有5個,那選擇第一個原因的用戶中,用戶動力點是什么?選擇第一個原因的用戶中,使用過哪些短視頻app?選擇第二個原因的用戶中,用戶動力點是什么?……用這樣的方法還可以挖掘更多:多/單地區(qū)用戶拍攝視頻每周在5條以上的用戶在意的app功能是什么?每周拍1條的用戶在意的app功能是什么?……
三、如何將結論運用到產品的設計中?
將分析挖掘出的用戶特點和用戶行為,進行整理羅列,逐條與產品進行深度討論,整理出優(yōu)化列表。
涉及到產品部分,可以從產品功能、運營策略等方面進行優(yōu)化完善;涉及到交互部分,找到用戶體驗中需要提高的點,梳理出完整的交互流程圖和DEMO,最終推動老板落地到產品中;涉及視覺部分,可以從用戶反饋問題中,調整顏色、icon等,以及根據(jù)用戶喜好,加入本地化視覺元素等。
寫在最后
本次交互側主導的海外用戶問卷調研,不僅高效跑通了問卷調研的全流程,也為未來常規(guī)化問卷調研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也產出了很多有價值的設計點,落地和應用到了產品中。
最后想說一點,問卷調研只是眾多方法中的一種,還有其他方法,我們要客觀辯證的看待問卷調研。希望本文介紹的海外問卷調研實踐過程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閱讀
作者:曉吾設計,公眾號:曉吾設計
本文由 @曉吾設計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xié)議
請問這種方式下,是如何提高問卷完成率的,主要是獎品激勵的方式嗎?
社交電商
用Facebook進行廣告投放,這個思路不錯,尤其對于多國家和地區(qū)的調研來說很實用,節(jié)約了時間和差旅費用。
是的,適合定量研究。不過要做數(shù)據(jù)清洗以保證質量
你好,請問具體怎么做數(shù)據(jù)清洗呢?如何保證這些問卷回收回來都是有效的..萬一很多人隨手填
作者你好,F(xiàn)B平臺也可以發(fā)布問卷調查么?
是的呀,不過是需要付費的,計費方式也不同。具體計費情況可以找到他們廣告投放部門去了解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