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反思:最少有效功能
快速推出“最少有效功能”的產品,知易行難……
打臉&挖坑
最近我干了無數件坑隊友、打自己臉的事情。在設計產品的時候自以為是地考慮增加一些東西顯得「正式」和「豐滿」一點,但是實際使用時發(fā)現自己蠢死了。
比如:
一個幾乎都是個體戶的產品,我當初讓用戶選填「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等我發(fā)現用戶群幾乎沒有人選填且增加注冊復雜性、頁面復雜度、維護復雜度升級功能沒管他時,合作伙伴跟我說「不能去掉啊,他們已經用這個來忽悠人了」。
做實名認證的時候根本不需要銀行卡背面,我年幼無知讓人家上傳背面。結果去掉的時候合作伙伴跟我說「這個是行業(yè)內的訴求,形成一定的習慣是需要配套一起上傳」。明明是我自己的錯誤怎么就變成了行業(yè)內訴求了。
在一個讓用戶花錢購買的中間界面,我給了他兩個金額,一個是他資產多少錢,一個是他余額多少錢。如果不是智哥提醒兩個金額哪個是我能買東西的錢,我還以為這樣的顯示比較「豐滿」。
都想拿塊豆腐撞死!
表面上看,只是加了幾個元素,大不了不用就放在那不用好了。事實上,很多寶貴的資源就這樣被浪費和消耗了。
最小有效劑量
Tim在他的The 4-Hour Body書里面,有一個概念我非常喜歡:讓你變得比現在更好,你需要付出的最小量是多少?
他說,如果你想系統(tǒng)地健身,那肯定是一個「復雜」、「專業(yè)」、「系統(tǒng)」的工程??墒悄呛茈y,大部分人沒辦法去這么去弄。
可如果你真的想取得點進步,比如瘦點、胖點、精神點、有力量點、線條好點,那就要學會化繁為簡。比如他對我這種瘦子給出的「最小有效劑量」藥方就是深蹲+喝很多很多的牛奶。
完善系統(tǒng)的方案:太復雜->臣妾做不到->不去做或者半途而廢->裹足不前
vs
「最小有效劑量」的方案:足夠簡單->立馬就能做->有正反饋激勵自己持續(xù)->以后再體系化
最少有效功能
產品要想做好,想要「速成」從來都是妄想。過往無數次的經驗告訴我,好的產品是運營打磨出來的??雌饋硪慌诙t的產品,其實背后是經過很多「磨難」的。
但是,用來起步的具備「最少有效功能」的產品不僅是可以速成的,也是必須要速成的。
先有個架子搭出來,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不斷讓產品變得更好。反過來,像我之前挖坑犯傻自以為「完整」的功能,后面發(fā)現沒必要想減掉,可是有一堆擦屁股的臟活累活等著自己干啊。
這種思考產品的「最少有效功能」是一種能力,它是可以學習、可以鍛煉提升的。
把東西的原型做出來以后,沐浴更衣、靜心靜氣地問自己:「如果把xxx拿掉會有什么影響么」?然后像改文章一樣編輯、修正、刪除,直到精疲力盡。
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操作,我也明白怎么做,可是我究竟做到了多少呢?
#專欄作家#
黎晨,微信公眾號xiaochenxiangtaidu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畢業(yè)后在迅雷服役8年,從零開始參與迅雷史上最賺錢業(yè)務(迅雷會員)的大部分工作。做過c++工程師、數據分析師、迅雷會員運營總監(jiān),在付費用戶運營上有很多一線實戰(zhàn)經驗,可惜還沒能把工作當玩耍。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如果你是領導,下面人都想砍你的。
copy and swap, 微軟的方法,不在現有產品上做修改,有修改需求以全新項目對待,等做出來兩個都穩(wěn)定后,合并 去除多余
mark
學習了,順便又收藏了一本書!
可以,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