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想法,你就寫
有時候,我們經常會在思考如何寫作,不知道如何下手。但其實只要你動手了,離完成就不遠了。當你有了想法就寫,定個小目標,不要為了寫而寫,并且逐漸找到自己的風格。如果你對寫作感興趣那就看下去吧。
時常,我收到一些吐槽:
很多自媒體作者、編輯老師告訴我,與行業(yè)專家溝通、提煉關鍵觀點,并將其轉化為文章的過程,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
這樣的努力,一周之內,往往只能產出寥寥幾篇作品。
更為困惑的是,付出巨大努力,作品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有時還會遭到上司的批評,就這點活兒,墨跡這么久,都不如GPT。
面對這種困境,老板認為效率低,自己又覺得疲憊不堪,心里憔悴。每次面對稿子,好像站在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前,即想提高效率,又害怕質量下降。
怎么辦?有沒有辦法?別說,還真有。這些年,我之所以保持高效寫作頻率和質量,實際上一直在踐行四點,它們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
一、有了想法就去寫
有了想法是一種口語表達,通常意味著突然想到一個主意、計劃或看法。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新的創(chuàng)意、或解決方案中的一環(huán),甚至,令我對某事有了新認識。
比如:
前幾天,一直想寫一篇關于短視頻洞察的內容,怎么也找不到方向,結果在咖啡廳無意間聽到隔壁兩位陌生人,談論關于短視頻運營、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
我立馬打開手機閃念記錄軟件,記下該想法,我不僅保留一剎那的靈感,它還給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思考方向。
人們對許多問題初步看法,通常零碎,帶有感情色彩,而且細節(jié)并不明確;因此,隨時記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深度反思、梳理的機會。
但是,我常??吹接腥税严敕?,寫成了流水賬。
什么樣的呢?
今天iPhone新品發(fā)售,看完網(wǎng)友們吐槽,發(fā)現(xiàn)外殼和去年一樣,毫無創(chuàng)新點,感覺不值得入手,待幾天公司要組織團建活動,用舊手機拍照也不錯。話說回來,我這周好忙,下月朋友婚禮,我都不想去。
這種內容,盡管涵蓋某些思考和事件,但缺乏清晰主題和中心思想,會給你一種無目標的記錄感,存放在手機里再次整理時,很容易手足無措,難以分類。
顯然,記錄想法也要有一些基礎要素,我遵循兩點:
其一,不僅要提供觀點的證據(jù),同樣也要列出可能反駁觀點的證據(jù)。許多人在提出論點時,往往只關注那些支持的證據(jù),忽略可能存在反駁的證據(jù),這樣會導致自我確認偏誤(Self confirmation bias)。
當我們努力從其他角度看問題時,更容易做到公平和冷靜思考。
其二,努力將所有證據(jù)量化。只有當證據(jù)被量化,才能確認明確地比較它們的重要性,并區(qū)分主次矛盾。實踐告訴我,搜集資料和記錄想法的整個過程,注重細節(jié)、深入思考,某個問題也會隨之升華。
為了具體解釋,拿剛才“短視頻的例子來說”:
兩位陌生人提到短視頻成本高、效率低,我會思考他們背景,從運營角度,還是代表某類MCN公司的觀點,或者他們是平臺方?
運營人更關注內容制作成本、推廣效果;MCN公司更關心創(chuàng)作者質量、數(shù)量、合作回報率。平臺方,更看重整體用戶活躍度和廣告投放效益。
每種角度都會出現(xiàn)特定論證,理解這些背景和立場,往往讓你的想法更全面,更深入。
切記,寫想法不要太長,簡潔明了是關鍵。
長篇大論不適合靈感一現(xiàn)時刻,你也不一定有那么多時間,我每次記錄,往往會集中于幾個核心視角,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下次回顧,就能迅速抓住重點進行完善。
我所有營銷洞察、心理學方面的內容,都是這樣而來。
寫想法還有一個最重要地方在于,不僅要寫,還要提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擅長上來就回答“是什么”;國外不同,他們喜歡運用黃金圈法則(why-how-what)。
簡單講,把一些想法變成一問一答(QA)。比如,剛才那個想法,我存到筆記軟件中,大概樣子是“為什么短視頻成本高,效率低”?對應下面回答全是佐證。
這樣的方法,有其優(yōu)點。
當你打開電腦想創(chuàng)作一篇關于短視頻的內容時,你會發(fā)現(xiàn)此前已經記錄諸多問答,這不僅使得整合內容的視角變多,邏輯也更加嚴密,還能確保創(chuàng)作流暢、自然。如果長期堅持下去,日常思考模式,也會更加條理分明、嚴謹。顯然,創(chuàng)作第一步很簡單,有了想法你就寫,把想法變成問題,學著回答它。那么,前期創(chuàng)作需要定目標嗎?當然。
二、定目標什么意思
就是,你每天要挖掘多少想法,才算完成今日任務。
以前,我也會定不切實際的目標,經過反復嘗試后發(fā)現(xiàn),人的閃念有很多,真正能把它拎出來佐證清楚的,也就6-8個;這不算見人,對方給我貢獻的思考,如果加一起,就更多了。
之所以定目標,好處有四點:警覺每日大腦反芻的問題、鍛煉思維方式、刻意練習提高寫作能力,掌握習慣和節(jié)奏感。
當你知道自己每天需要完成多少想法時,大腦會自動開始尋找、挖掘新內容,這樣既提高創(chuàng)作的效率,又保持了“每個想法”的質量。
小步子(short-step principle)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編寫程序化教材的主要原則,他習慣將目標拆解成具有邏輯練習的許多“小步子”。
然后,由一系列「小步子」實現(xiàn)最終目標,不僅能控制過程,還能做出及時反饋,打開筆記軟件檢查時,你還會知道哪里寫的好,哪里需要完善。
另外,定目標過程中,我還有個習慣叫剛性兌付(rigid redemption)。
什么意思呢?
這是金融行業(yè)的一個概念,信托產品到期后,必須分配投資者的本金以及收益;用大白話講即:一種強制的自我承諾,「不給自己留后路」。
人生每天已經很累了,干嘛還要這樣?跟你講過故事:
漫畫家荒木飛呂彥設計《《JOJO的奇妙冒險》劇情時,常把主角畫到絕境中,有趣的是,他自己畫時,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救出主角。
正因為這樣,故事反轉總是出人意料,特別震撼。其實,只有真正逼自己到一定程度,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潛力。
當這種金融概念運用到創(chuàng)作目標上,其實就是告訴自己,無論發(fā)生什么,都必須完成今天的任務,沒有任何借口或推脫的余地。
起初可能有點極端,我實際操作并堅持半個月后發(fā)現(xiàn),剛性承諾真的能夠幫助自己形成堅定的習慣,不僅鍛煉了效率,還提高了自律精神。對了,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不過,我認為值得所有人學習。畢竟寫一個完善帶佐證的想法,不像寫書一樣困難,沒什么阻力。因此,我的第二個原則是定目標,剛性交付。
三、不要為了寫而寫
如果僅僅為完成每日目標,隨便找個話題,不做深入研究,不去親自體驗,寫出來的思考,不算思考,只是零碎內容的拼湊。
昨天,我讀一篇標題為「如何快速了解一個行業(yè)」的文章,原以為能從中獲得一些實用建議。但翻到最后,文章列舉的全是理論模型和分析工具。
什么波特五力,產業(yè)鏈分布,行業(yè)圖譜,SWOT分析法,需求分析、供給分析
……
聽起來都挺高大上,你說有用嗎?都有其獨特的價值。但問題在于,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熟練運用它們。
為什么?
因為實際工作中,公司行業(yè)分析是團隊合作的成果,不可能僅由一個人完成,而且,真正業(yè)務場景遠比這些理論模型復雜得多。
所以,AI時代,不僅作為商業(yè)洞察者,還有一些B2B公司為了獲客而運營內容的人,如果只做簡單堆砌內容,可以說,完全失去了價值,所有腦力勞動者,都必須尋找自己的獨特之處。
“尋找”這個詞可能不夠準確。我們更像是通過想法,培養(yǎng)和塑造一個真正的自我,乃至內容產品。這是時間、體驗、經營的總和,而非簡單的加工。
實在沒有靈感了,怎么辦?我會做兩個動作:
其一,找共性?。
共性,是不同問題,想法之間相同、相似屬性,有些看似不相關的點,連在一起,恰巧構成一個新的思考框架。
前幾天,我整理一些關于團隊合作的思考,暫存于筆記軟件里。最近,當我使用筆記軟件的“每日回顧”功能,不經意間想到,近期觀看的一部電影中球賽場景。
初看,球賽與日常工作環(huán)境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仔細一想,它們實際都十分注重團隊合作、策略和有效溝通。于是,我迅速記錄這個聯(lián)想,將球賽的實際例子與團隊合作的理念融為一體。
這就是共性,思考外部一切學到的東西,如何與已有想法融合。有時,換個視角,就能找到不同體驗。
其二,問一問。
問誰,怎么問,問什么?這是我問之前的三個小原則。
前幾天寫一篇關于「品牌公關」相關內容,我就思考,帶貨一哥因為一句話,為什么會引起如此大輿論,畢竟是件很小的事。
于是,我分別問了直播間購買過產品的人、沒有購買過的人,和圈內做營銷的人,結果三種人給我三種不同看法。
直播間購物的人說,我平時沒咋太關注過價格,哪里貴了,的確沒發(fā)現(xiàn),第一印象的確很劃算,因為商品本身標價高,所以,不敏感。
沒有購買過的人說,79元的確有點貴。我平時買眉筆才15-20塊左右,價格差距太大了。
而圈內人分析,給我大吃一驚。一位KOL說,那些生態(tài)鏈條上的既得利益者們,肯定會利用小小口誤,制造輿論話題,將小事放大,影響公眾看法。
這個探索,給我最大啟發(fā)是:任何一個博主、乃至品牌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攻城容易,守城難。作為創(chuàng)作者,如果無法揭示背后真相,至少可以提供更為客觀,全面的視角。
不難看出,問一問魅力很大,不僅能帶來答案,還能拓展思維,讓你看到更多可能性。
不過,問還有更多細節(jié),我一般會問看法,問經驗。
什么是看法?顧名思義,怎么看的,給什么角度。什么是經驗?需要提供怎么做,步驟咋樣。這樣就知道,事實如何。
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的經驗和背景,都會有獨特的思考方式和判斷依據(jù),這一策略優(yōu)勢在于,可以得到多元和全面的觀點。
當集結多種觀點,把它匯聚成一個主題,能夠更好地把握一個事情的全貌和深度。所以,這是我的第三個原則,不要為了寫而寫,以某個想法為中心,換視角找共性,問一問。那么,第四個原則是什么呢?
四、找到自己的風格
前幾天,一位讀者告訴我,他將我寫的內容進行結構性拆解,并根據(jù)框架,填充自己的思考;還拆解了劉潤的寫作,樊登書評方法等。聽后,我心情復雜。
我曾經也模仿過很多,后來停止了,因為那樣的內容缺少真實的“靈魂”。
在內容創(chuàng)作領域,不少人選擇通過模仿來學習和進步。他們模仿目標是什么呢?很多人會研究那些高流量文章的結構,或是觀察頭部KOL的表達方法。
把這樣的結構和風格吸收后,注入自己的觀點,這樣,確實可以完成一篇文章。對此,我其實持開放的態(tài)度。
為什么?
在我看來,模仿式學習關鍵,就是抄。不過,這個抄不是照搬外形,結構;其根本目的為了將自己帶入相關場景,從而讓身體和大腦慢慢進入一種相應狀態(tài)。
當進入一個狀態(tài)、并使用那種節(jié)奏感,才能開始由抄轉變成為生產自己的東西,我遵循原則是,選擇一個模仿的目標,而不是一切人都模仿。
一個人模仿一件事可以做的很好,試圖模仿很多則會分散精力,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蘇格拉底在《理想國》中說過:一個人不可能在投身某個有價值的事情同時,還精通于模仿眾多事物。換句話說,人的專注與能量是有限。
盡管兩件事,可能看似緊密相關,如悲劇與喜劇,但要在其中都達到高峰是不易的。
因此,我們應該更加明智地選擇,要模仿與學習的對象,確保努力能夠獲得最大的回報。這也是,我對模仿持有不同看法的地方。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風格?
找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沒有速成方法。雖然可以從別人那里學到一些經驗,但最終還要靠自己去探索、感受、體驗,思考。
畢竟個人是獨特的,所以,你也不用著急找到自己的風格,寫多了,自然感覺就來了;很多人會說,不模仿別人,一開始就自己創(chuàng)作不行嗎?有這么一句話:你見不到,就想不到,自然就做不到。
顯然,模仿和純粹抄襲是兩回事,模仿是學習過程,找手感,找到做在電腦前就能敲字的自動化思維,形成肌肉記憶。
而抄,是重復別人的框架,盡管有自己的內容,那也僅僅停留在表面,還沒有深入理解別人為什么那樣做;當你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某個知識、技能,你就不再需要模仿了,你可以創(chuàng)新,走自己的路了。
因此,我堅持的第四個原則是:專注于一個模仿目標,深入研究并完全理解他,再開始塑造自己獨特的風格。
不建議四處瀏覽、四處模仿,因為這樣會讓你失去方向,影響你對自己風格的認知和建立。你需要深度,而不是廣度。好了,有了想法你就寫、定目標、剛性交付、遇到創(chuàng)作瓶頸時,深入探索,問一問,找找共性,這幾點分享給你;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者,離不開人間煙火,商業(yè)也是一樣,保持行動,記錄行動中的思考。
五、總結
把寫作,當生活。只有經過實踐、行動檢驗過的思考,更為真實,更有說服感;這樣的內容,不僅能打動人心,未來,也容易成為你具有影響力的作品。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眾號:王智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暢銷書《復利思維》作者,互聯(lián)網(wǎng)學者,左手科技互聯(lián)網(wǎng),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