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業(yè)角度談談微信的【送禮】
微信上線了一項新功能——“送禮”,用戶在付款后可以選擇“請商家?guī)兔慕o朋友”。這一功能不僅為用戶提供了便捷的送禮方式,也為商家?guī)砹诵碌纳虡I(yè)機會。本文從商業(yè)角度出發(fā),探討了微信如何通過這一功能賦能商家,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商業(yè)邏輯。
春節(jié)期間,微信上線了一個新功能【送禮】,發(fā)現(xiàn)入口有2個
我們重點聊聊第2個:給商家付款后有個【請商家?guī)兔慕o朋友】
這個功能是豆芽君在買完早餐后,突然發(fā)現(xiàn)的。我特意停下腳步,體驗了下這個新功能。接下來,我們先走一遍整個交互,再來談背后的商業(yè)考慮。
假設我買完早餐,想起也給朋友來一份,這時我就可以和商家商量下,是不是可以幫我送一份給朋友?
然后我拍照下早餐,選擇下微信上的朋友,然后發(fā)送給朋友,后面就是朋友的事了。
后面的流程我沒具體體驗過。但大體可以推測就是朋友填寫收貨地址,然后我付款給商家,商家會收到朋友的收貨地址信息,商家完成后續(xù)配送。
這樣一個功能,把我、商家、朋友在微信上一起完成了一個送禮服務。
不知道你覺得如何?反正豆芽君是覺得這就是微信為商家賦能的一個有效手段。
豆芽君最近看到公眾號【劉言飛語】也談到了淘寶的送禮功能,內容相當有見解。我們今天談的微信的【請商家?guī)兔慕o朋友】從另一個視角來談微信的商家賦能。
軟件如何做到真正的賦能?
豆芽君一直在做2B的管理軟件,這類軟件有個特點:主要作為管理用途。這也代表它主要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每次企業(yè)內部開會,提到IT要為業(yè)務賦能這個概念時,IT部門往往是一籌莫展。賦能這個詞太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從廣義上說,降本增效也是賦能。從狹義上來說,賦能應該更多是開源。
一談到開源,IT管理者往往就只能想到成立個科技公司,一方面為內部企業(yè)服務,另一方面想方設法將項目產品化為外部企業(yè)也提供服務。但說實話,一看市場上沒有幾家真的成功。IT部門和外部的軟件公司的不論從人力資源還是技術成熟性,都不在一個段位。
微信的這個做法,給豆芽君帶來了新的啟發(fā):找到業(yè)務方的開源場景,然后考慮通過軟件來解決這個場景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認為微信是一個即時通訊工具,但騰訊的定位是: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這句話體現(xiàn)了微信不僅僅是一個通訊工具,而是融入了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涵蓋社交、支付、娛樂、服務等多個領域。
一旦給自己的產品找到明確的定位,就可以放開去想。微信首先是個社交工具,那么【送禮】就是社交的其中一部分。但怎么樣完成送禮這個動作呢?
微信給出的其中一個解法就是:用戶A覺得好的東西,也會想到給朋友B也來一份。
這可能就是豆芽君上面介紹的【請商家?guī)兔慕o朋友】的功能由來。
最后留下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微信的產品經(jīng)理,【送禮】這個功能,你還能想到其他的什么具體場景,說說你會怎么做?
豆芽君自己先給一個:借助微信的標簽功能(這個往往能區(qū)分用戶和朋友的關系),在特定節(jié)假日給用戶推送信息,友情提醒用戶是否送禮?
作為一名產品經(jīng)理,最大的特質是:極強的感受力。你有嗎?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作者【豆芽悟】,微信公眾號:【豆芽悟】,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